编辑:黎志宙 审核:黎子龙
寻根溯源读家谱,传承家训育家风。霍山县黎氏家族“恤孤寡、和乡邻、教子孙、尚廉耻、禁忤逆”的五条家训,蕴涵了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集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一要“恤孤寡”。“孤寡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龆年丧父、早年丧父、茕茕在疚,举目无亲;其无资产者,朝不保夕、谁问极寒。即有资产者,严不能行,谁为照料。虽在乡里,犹宜恤之况,同宗乎族中,不幸而有此本房,本族中须视其有无或代为经纪或代筹衣食俾孤者。得恃以长成寡者,不忧其坠落匪。独生者衔恩死者亦当默佑矣。倘有欺凌之者,无论族之亲疏,须声其罪而处罚之,不使孤儿寡妇冤苦,莫伸斯一体中无偏枯之患,此殆睦族之尤要者欤”。“恤孤寡”,就是要关心关照社会弱势群体,对本族的老弱病残者严禁欺凌,并要承担照顾的义务,否则家族共同声讨并处罚。
二要“和乡邻”。“古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凡属此邻,无不亲爱如一家。此风俗之所以淳厚,也近世邻里或因钱财之交而启,或因童妇之言而成仇,或界格毗连而侵占不让,或六畜害而争闹不休,所以乡邻多不和睦。我族自今以后,凡待邻家当让者让之,当言者言之,彼此忍耐尔我不欺,自有无穷之益也。谚语云远亲不如近邻,岂无所谓而云然欤。”“和乡邻”,就是要坚持“远亲不如近邻”理念,邻里之间要团结互助、互谅互让,不因琐事、小事起纷争。
三要“教子孙”。“人生在世,士农工商有恒业者,皆可养身,即皆可以振家声、立基业。苟无恒业,则必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於家声而无不败。今后我族之为父兄者,於子孙能读则教之,以读不能读则教之,以耕再不能耕即工商曲艺,必因材而教以一艺焉,使之专力以习成庶乎,可以保身。即不至於坏家声、败家业,以蹈中弃不中材,弃不材之咎也”。“教子孙”,就是要重视读书教育,重视农耕工商,人皆要有事业,不论干哪一行皆可养身,皆可以振家声、立基业,但都要敬业专心。
四要“尚廉耻”。“管子曰: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即一身一家何独不然,然廉本辞让之心,耻为羞恶之心,言廉耻而义礼,己该充是心可为圣为贤,失是心必至为娼、为盗。凡人之作奸、犯科、辱身、贱行以陨坠其家声者,皆溃乎礼义之防者,也故君子尚之”。“尚廉耻”,就是要知礼仪、懂辞让,有羞恶之心,凡违法乱纪、作奸犯科者,都源于不懂得礼仪廉耻,道德防线溃败。警示族人要严守道德底线,才能不触碰法律红线。
五要“禁忤逆”。“凡吾族子孙,生在社会主义文明时代之中国,应具备五讲四美之高尚风格,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发家致富欢度幸福生活。倘有个别不法之徒欲谋私利,贪图享乐,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主义秩序,侵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财产,侵犯私人合法财产和人身权利者。如殴杀、谋杀或故杀其祖父母、父母、外戚尊长及同等人命之犯罪行为者,经户查证实呈报政府依国法处理之”。“禁忤逆”,就是要遵纪守法,不能违法犯法。对违法分子决不包庇从容,须报政府依法处理。告诫族人,不能贪图享乐、利欲虚心谋不法之利。
黎氏家族五条家训,警示族人要崇德向善、关爱弱势,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展家风建设活动中,要精心研读家谱传承好家训、认真学习先贤培育好家风,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集聚力量,提升家庭成员道德素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来源:霍山县文明办 作者: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