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黎子龙 审核:黎勇
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淑海祖及其谢氏祖母墓前,缅怀先祖恩德,祭奠先祖英灵,是要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仰。常念吾祖之恩德,传承吾祖之忠义,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增强黎氏族人的凝聚力,地不分南北,派不分支系,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勤俭自强,齐心协力,振黎氏家威,兴黎氏宗业,让黎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上无愧于祖先,下功业于后人,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达县桥湾插旗山黎氏宗祠系黎淑海(淑海公高秋96岁寿终,坟在石桥河官仓坝,有坟碑牌坊,有坟碑牌坊存记,谢氏祖母祖坟在桥湾大屋河,今有一土堆为念。)之后。黎氏宗祠建在弯月形的插旗山南麓半山腰腹心,坐北向南,明朝初年由第二代祖黎近忠时开始修建,先后完善于第五代祖。
上世纪四十年代,宗祠曾作为保公所和保国民小学,解放后继续做村公所和村办小学校。一九七五年,宗祠戏楼和西边厢房被拆去修建了冯家嘴小学,四邻树木被砍伐,大部分石料和石碑也被取走,现在宗祠只剩下正殿一排破烂不堪的空房,一口雷公井和四块石碑了(四块石碑也各散一处,除前述两碑外,其余两碑均为同治12年冬月所立。一为仕琚与仕瑨后裔管护山林处所碑,一为积资原碑),宗祠内院石坝左边地基也被农户修房所用。
如今,环视插旗山我们曾经的摇篮,黎氏宗祠,她已不见了当年的雄姿和风光,但是,起祖淑海自楚入川,托业旗山,几百年来,累世相传,簪缨弗替荣可。虽然中宗祠历经血雨腥风,沧海桑田,仍坚韧不拔的润育了几十代黎氏宗亲,且繁华似锦遍天下。固然语言、文字、风俗不同,但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应当怀念她。
家族强则民族强,家族昌盛则民族昌盛。黎氏族人,当铭记先祖之遗德遗训,谨尊祖德家风,传承家族之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念,强我族人,壮我族风,为实现中国梦,家族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