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族谱世系表​

2017-10-22 08:57:22   来源:黎安新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氏族谱世系表

据记载,黎姓起源大至有以下几种说法:

       1chi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原为炎帝臣属,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为什么提蚩尤?因为《楚语》指出:“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段记载的注解上并且说明所谓“九黎”是:“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也就是说蚩尤部下,也是黄帝同辈,黎氏就有了,这就是关于黎氏最早记载。九黎:即黎贪(蚩尤)、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关于黎氏发展,在黄帝以前,现已无从查证。续黄帝之后,黎氏起源有四种说法:.涿鹿之战失败以后,有一部分九黎氏归属于黄帝部下,有一部分南迁。归属黄帝的九黎氏后人,为最早的九黎氏,黄帝把这部分九黎氏族人分配给东夷少昊,这部分人当中,有史可查,有姓黎氏。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其侄子为颛zhuan顼xu)金天氏之时的诸侯,北正黎侯是黄帝第五代嫡孙掌管民事因国号曰黎。故子孙引以为姓史称北正黎, 黎族有氏概自此始。

2.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随着黎氏后裔的发展,在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出自帝尧的后裔。后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黎氏除了帝尧和九黎的两支血缘之外,又有了第三支“人马”的加入,少数民族改姓为黎。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素黎氏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5.是因功赐姓。在清朝初期,台湾曾数次发生叛乱, 新竹北新社的土著, 屡次协助官兵平乱,因此清政府于公元1758年赐予助战有功的土著七姓,以示表彰,其中第七为黎姓,此最新加入的黎姓称之为 [新社黎]

一、(黎姓起源)考我黎氏族谱,本系出自于帝尧的后裔。据《中华姓氏渊源通谱》所记载,黃帝第二十九代黎文魁:霜字辈。黃帝赐姓以來,北正黎之后, 殷商(故列在黃帝第二十八代与周武王同代。)时封以黎陽,国号曰黎,子孙因以此为姓廷传至文魁。黎文魁,黎姓族譜列为黎姓第一代始祖。从北正黎建立黎国后出自帝裔最早以"黎"为姓的侯爵(黎侯)就是黎阳(黎阳是人名?官名?还是地名?待考), 因最早以黎为姓,故尊称姓黎始祖, 而非黎姓始祖,从概念上来讲,北正黎是建立黎国,从此就有黎姓人的发源地,而北正黎之后辈黎候黎阳,便是第一个以国为姓,以黎为姓的人,从此便有了黎氏繁荣的一脉。。。。。。。

二、(迁移过程)翻开江西黎氏族谱,黎氏从一个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古黎国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迁移过程,有的祖辈,是从随官而迁,随商而迁,而有的祖辈,却是因为当官因朝代的更换殊九族而逃难,迁移到的中国各地。大概的一个迁移方向是由古黎国(今天的黎城、长冶一带)随官到河南郑州、再到云南,然后往四川,再回山西,过山东,迁浙江,再迁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再迁江西。广东和海外一带的黎氏宗亲,大都再由江西分散而去。

三、(谱源详细)从族谱上记,虽然从黄帝(约在公元年2750年左右)到一世文魁公(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有将近1400年左右的时间,因文字不发达,谱上记录不全,但还从江西南安谱还记有黄帝----昌意----颛zhuan顼xu---卷章---黎(北正黎)--- 黎侯(黎阳)(最早以黎为姓之侯, 统称姓黎始祖,其前后约有几十代失考) --- 永兴-和隆-九三-仁文-成富- 荣-仲伯-文魁。从文魁公以后,各地的族谱都均有详细记载。 如下:1文魁--2信高─3永柯─4诗求---5万亭--6受生--7其祥--8兴与---9茂贵--10相其--11必江--12思忠--13光滨--14宏清--15廷万—16日连—17金发---18宁---19 甫---20贤纶---21言芬--22隆亭─23芸芹--24启文--25伯—26念六---27元江--28子高─29南佩--30周仁─31英文---32时浩─33仕良─34和标---35可善─36科华---37武春─38方千---39  开---40万九─41华成—42禄彬--43柏生--44登秀--45孔章—46仲六─47列位─48炳光---49添科─50必堂---51其连--52季─53富云─54武桃─55俊文--56杰清---57年春─58玉成─59尚干─60礼祯--61万五--62金伸─63沐恩---64林宦─65邦荣--66材栋---67均保--68利器─69汝还--70 侨─ 71 献---72 达--73庞--- 74扈─ 75 华—76元伟---77琛----78 靖--79朝─ 80干(唐会昌甲子举孝廉释奠国子监祭酒授京兆府尹升兵部侍郎封京兆侯)---81炬、 度(江西虔州虔化县令)、庆。从80世黎干公之后的子孙,都称为“京兆堂”,黎氏就算是进入赣南最辉煌的时期。

一、干公之子(前王氏妻所生)81炬公—82植—83仁—84组—85卿正—86晋—87吾—88韬---89云---90典—91蔚—92錞(字希声,宋庆历中进士尝为直讲英宗以蜀士问欧阳修对曰文学有苏询经术有黎錞著远景楼赋词藻奇鹿老苏深服叹赏不已)—93观—94廿七郞(由白鹿洞从泰和钢庄越三世公之玄孙大一郞复从赣邑爰敬乡上连塘大坪则公虽未迁赣而迁之由实自公来故后,世西溪泮塘以及由赣迁兴邑等后裔皆尊为始祖)。(此黎錞 和四川黎錞 同为一人,来源于信丰古陂谱,但谱系误差大,待考)

二、1.干公之小子(四妻莲氏妻所生)81世庆公--82世红溪--83黎觅,隐居广西阳朔。五代十国时因谋反事败,携子84黎桓入安南爱州(今越南清化)。黎桓即越南“前黎朝”开国皇帝(980至1005在位)。北宋封为“上柱国京兆郡开国侯”。其子85黎龙廷继位,北宋赐名:黎至忠(1005至1010年在位)。死后被大将李公蕴篡权。1400年后黎恒后代黎季犛建立“大虞朝”,存活七年。黎季犛篡夺大越国陈朝政权,改名胡季犛,建立胡朝,将大越国改名大虞国,让位给儿子胡汉苍。黎恒另一支后代黎利建立“后黎朝”。直至1789年。另据陈氏谱记载,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子孙也以陈为姓。

2.干公小子81庆公---82红溪---83?代----84?代----85代----86代-----87发祥(字承运号树绩,原籍福建福州府蒲田县珠玑巷,生于988年戊子二月十四日,1040年庚辰科进士,任广西玉林州知州,终于官署)----88用中------89智行(迁居广东化州王岭黎村)----90黎源----91文宗-----92邦桢----93献辉----94德翰-----95黎纲-----96惟岳(生于1311年辛亥正月初十日,迁居化州黄竹村)----97黎阜----98观保----99翊慎----100本立-----101黎序-----102世豪-----103君存(裔居合江共话岭下发儿郎车头大田岩三角龙何士平博白甲隆高美塘岸塘良北流六靖)----104应星----105同升----106心斗-----107缙绅----108万杰-----109卓天-----110恒和----111文昭-----112晋昌----113寿椿----114念祖----115代允武(生于1925年乙丑,曾任广西玉林地区行署专员)、济武(生于1931年辛未,曾任广西第七届人代副主任)、纬武、文武、凯武、锷武、乃武

三、干公长子(四妻莲氏妻所生)81度公—82尧—83祚---84清泰---85裳---86衬(又称为干公、繁体幹公、襯公)---87球公(宋大傅虔州刺史百滕军节度观察使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开国公 封武公郡侯)、琳公(宋江西庐陵令兼屯兵马使司有功国公)、琅公(宋虔化令兼屯兵马使司)、玕公(宋雩都令)、王解

一、87球公--88延庆---89九郎---90明德---91思柔---92六郎---93黎夏---94黎亮---95淑宇(东韶西义房始祖)---96颜高---97宗尹---98昭甫---99定郎---100复兴---101贵俊---102汉广---103孟常---104万义---105思聪---106振温---107景烈---108兴林---109文赠---110大寿---111士亨---112子贤----113登仁----114凤球---115相彩---116元寿----117逢发----118和桂----119泰*----120运*---121江*(度公寝地宁都东韶西义房)

二、87琳公—88龙生—89敬纶---90一郎---91千十郎---92伯一郎-(迁赣州梅林,定南龙塘,龙南纹龙,会昌,于都)(此处91千十郎、字义精、讳廷极,生字二,伯一郎,字达夫,伯二郎,字直夫。与崇义始祖延极,生子四,千一郎,伯二郎(字子恒,别直夫),万三朗,念四郎,是否同为一人,待考)

三、87琅公(后裔迁宁都河池,南海西樵高明梅州,海南岛,港澳台越南)

四、87玕公---88延升(宋黑云指挥使居江西宁都州东韶至清老祠就存都宁都州尾吊马坑)、延学、延昌(宋黑云指挥使)、延极、延楷

〈一〉、88延昌---89孟威(宋雁门太守).孟携.孟坚(宋进士).孟泰.孟钦

1、89孟携---90挥----91玉度----92在仁---93树----94往----95应玉---96万镒---97福兴、福山、天麟(广东梅县黎氏始祖)、天福、天富(迁潮州)

A.97福兴---98黎细---99黎通---100继深----101友亮----102广渲----103景禄----104溥政----105博富----106碧通----107坤锡----108广槐----109连贵----110绵盛----111江荣----112海朝-----113洪青----114接宗------115敬芳-----116占梅-----117东*----118敏*(福建上杭县南溪南湖岗下)

B.97天麟---98文举---99兴满----100德赋----101奕善----102世球----103绍基----104仲贵----105发贵----106穆和----107清源----108德铨---109尚仁-----110福广----111可荣----112维振(江西修水县黎氏始祖)---113日显-----114文才----115兴学----116胜宁----117廷武-----118恒发---119一成----120本万-----121发先----122上福(江西修水县)

C.97天麟—98文举—99逸士---100乐信---101大勲101---102必化102---103斌---104德义----105占宝----106春----107馥---108基---109善吾---110延芝---111宗本---112修武---113应昌---114元礼---115起创--116延华---117南秀---118联科-----119阿木----120傅宗---121广*---122世*(台湾省苗栗县、花莲县)

D.97天麟—98文学—99元喜、元吉(南康龙回等地)

2.89孟坚--90戬---91源 ----92万八郎---93七郎---94念一郎---95先期----96淑公----97均发公、行泰公

A.97均发—98朝正---99可---100汝---101仲---102思---103福---104国----105守---106庶---107献---108世---109茂---110隆---111昌---112士----113大---114志---115宏---116詠---117佐---118明---119传---120盛----121业(南康黎边)

B.97行泰-----98自德、自行、自往(分布南康南水、横寨、龙华等地)

3.89孟钦--90伯隽 ---91新秀---92诚----93暄----94有德----95应奎----96至张----97 二十----98六----99五四----100少三(少三为江西黎加科始祖)

89孟钦--90伯隽 ---91庆秀---92沾秀---93志南---94翰----95寅寿----96禄秀---97良兆----98慕德----99德新----100景成---101京相----102启祯---103宗远(广东南雄始祖)、宗明(迁文东新会、顺德)

89孟钦--90伯隽 ---91可秀(迁宜黄)

〈二〉、88延极---89伯二郎----90龙镗(由吉安迁乐洞横坑)----91大十郎---92伍一 ----93少一---94善二---95受一----96端一 ----97旺一--98秀一---99大一郎(聂都,文英、乐洞始祖)、大二郎、大三郎、大四郎、大烈、太艳(文东闻韶始祖)

A.99太艳--100仲 鏛 ---101和六郎---102贤九----103顺---104崇---105本---106公---107广---108元---109世---110文---111士---112高---113正--114兴---115诚---116明---117祖---118宗---119日---120纯---121良---122道(广东闻韶)

B.99太一郎-----100仲珍---101和一----102贤一(居乐洞、文英、湖南)

C.99太一郎---100仲瑶---101和28郎--102钅监--103顺源--104崇农---105本庆--106晖公--107 广衍--108元懋-109世荣-110文献-111士浴(莲塘、山冈井)

D.99太一郎-----100仲珍---101和一----102贤二----103顺兴---104崇运---105本容---106宠公---107广俭--108元魁--109世万----110文宝----111士道----112高宁------113正轮----114兴朋----115诚敏---116 明耀--117祖誉--118宗涛--119日*---120纯*---121良*(聂都朱岭石、新屋里)

E.99太一郎-----100仲珍---101和一----102贤二----103顺林---104崇辉---105本峰---106福公(后代居聂都)、禄公(后代居小陈洞,白溪,小石下)、便公(后代居小陈洞,白溪)

F.106便公---107广器---108远暹---109世荐---110文镜----111-士慰------112高碗---113正---114兴----115诚---116明---117祖----118宗---119日----120纯----121良(白溪背岭)

广东海丰玉甫公版的入粤始祖“待举公”竟然也能和我们一系连接而上。但依记录鹏公於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甲申举贤良,就以公元1130年上下出生計, 玉甫公依谱序记录公元1278年赴居海丰台清,其出生就以公元1250年上下出生計。与祖父鹏公相差120年似乎勉强。 依畛公的丰功伟业在待举公派族谱上并无堯公事迹记录,這事感觉有点异常,毕竟失传过久而证据又不足,再继问题多,建议先确认畛公與堯公身份以出生年代来推算较具罗辑和权威性。信丰古陂的谱记载:始祖春发公。生于元成宗二年(公元1295年),很有可能就是天麟公(公元1285年)之子逸才公之后的民龙。 如果民龙是春发公,那么他和天麟公才相隔十年,明显不对。前面所说的据《中华姓氏渊源通谱》所记载,黃帝第二十九代黎文魁。黎文魁具体生于哪年未知。但考我第51世其连公,生于公元26年,而黄帝元年是公元前2697年,假如黄帝是40岁登基的话,2697+40再加上其连公出生在公元26年=2763年。也就是从黄帝到文魁是29代,加上文魁到其连51代=黄帝到其连公是80代。2763除于80代=34.5岁每代。似乎也有这种可能。就此留上一笔,以供参考。

 

摘自:网络,原创作者:黎瑞君,编辑:黎安新,核稿:黎恒曦,勘误:黎国强(联系电话13728886039)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