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岭南文化名人黎铿
2017-10-20 02:29:00 来源:黎业伟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2004年,肇庆被评为“中国砚都”。端砚、端砚文化作为肇庆文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蜚声中外。黎铿,1945年生,祖籍广东台山市都斛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制砚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肇庆市端溪名砚厂厂长,为肇庆的端砚文化大放异彩,一辈子呕心呖血,传承与创新了肇庆端砚,被誉为“现代端砚神雕手”,获得了“中国肇庆端砚事业重大贡献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自学成才者”、“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十多个荣誉称号,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1991年7月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他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专访,以端砚雕刻神手形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同年,国家文化部和邮政总局选他为“新时期中国百位艺术家”并发行明信片(广东有黎铿、红线女、庄稼3人)。2000年8月,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为“中国360行端砚第一人”。2007年9月,他被评为“当代岭南文化名人”(共50人)。
魏海华摄
端砚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位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从唐代开始就成为宫廷贡品。端砚石质优良,雕刻精美,内涵丰富。作为文化用具,端砚易发墨、不损毫,磨出的墨汗隆冬不冰,书写字画虫蚁不蛀,被文化人视为珍宝。宋代以后,端砚已从单纯的实用文具逐渐演变到实用与工艺欣赏相结合,在墨堂四周雕上图案作装饰,式样也从单一的方形、圆形发展到多种砚式。到了清代,更是随石赋形,由浅刻的龙腾图案发展为浮雕的梅兰菊竹、凤鹤鱼雀、山水人物。现代,端砚更慢慢地演变成欣赏和收藏为主的工艺品,引进了立雕等艺法和当代的生活内容。因此,端砚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今天的工艺品就是未来的文物。在端砚资源日益稀贵的今天,一方名坑砚材、名家制作的端砚,升值潜力很大,有的还将无可限量。端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能够制作端砚的材料本来就稀少,经过多年开采,现在端砚最负盛名的砚石三大名坑(老坑岩、坑仔岩、麻子坑)珍稀砚材越来越少。另外,端砚作品的唯一性强也是重要原因。端砚制作都是因材施艺,根据每块石头的形状、石品、纹理、颜色来设计构思,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因而端砚作品风格各异,多姿多彩。
“十年磨一剑”,经过了多年对端砚的历史和砚石开采、选料、制胚、构思、刀法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研究,黎铿掌握了端砚雕刻的高、低浮雕和浅刻等技艺,将传统雕刻与现代创新和谐结合,把端砚雕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972年,砚厂开采了一块大型优质宋坑砚石。黎铿按照“欣欣向荣” 的主题设计,因时构思,因石构图,因材施艺,运用各种技法将砚石中的珍贵石品“火撩”雕成“太阳”,大砚的四周雕上翠竹、青松、鲜花,然后再雕刻成百只或飞或立或鸣的形态各异的雀鸟,营造了“鸟语花香”的艺术意境,令整方砚台充满生机,命名为《百鸟鸣春》。《百鸟鸣春》被评价为“端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后作为“国宝”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
1978年,黎铿为邓小平访问日本制作了《池头龙纹》砚送给日本福田纠夫首相,砚铭刻有周恩来的诗句。
1978年,砚厂开采了一块“麻子坑”砚石,石中有七颗晶莹的石眼,有状如湖水荡漾的珍贵石品“荡”与“鱼脑冻”、“玫瑰紫”等名贵石品。黎铿巧妙地利用石品,创作了《星湖春晓》。他在一尺见方的砚石上,以缩龙成寸的手法,把肇庆著名风景区七星岩浓缩在砚的上部。端砚正中精雕细刻的五龙亭、石室岩、仙掌岩、天柱岩、七星桥,还有旁边的阆风岩、玉屏岩、蟾蜍岩、阿波岩,栩栩如生。七星岩下,湖水荡漾,柳树摇曳,游人泛舟其间,如入仙境。在砚的右下角,黎铿又辟出一块“石壁”,雕上叶剑英元帅在1961年4月游览七星岩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为此砚画龙点睛。《星湖春晓》开创了把肇庆风光名胜融入端砚艺术的先河,获得了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科技一等奖。《星湖春晓》砚现由原北京空军政治部大校军官陈国源先生收藏。
星湖春晓(1978年)
黎铿说,“搞艺术的人,要沉得住,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动”。1996年,砚厂开采了一块长2米、宽1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老坑砚石。日本商人闻讯赶来肇庆要用50万美元买走这块石璞!但黎铿不同意让这端砚至宝流落国外!后来,他与同事一起将这块砚雕刻成《九龙戏宝》,由肇庆市政府作为“市宝”收藏。
黎铿的一生是“端砚人生”。他德艺双馨,在端砚的雕刻创作及其研究上有深厚的造诣,为肇庆的端砚文化呕心沥血。他创作了多种题材、多种风格的端砚,将传统的雕刻与现代的创新达到了和谐的结合、完美和统一,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个殊荣,并被多个博物馆收藏:《七星洞天砚》获广东省艺人大会优秀作品奖(1979年);《荣睿大师纪念》砚获北京国际旅游工艺品评比会优秀作品奖(1983年);《孙中山先生纪念》砚获中国第20届旅游工艺品评比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1985年);《十二生肖小套》砚获全国第20届旅游工艺品评比一等奖(1987年);《七星岩古今名刻砚》大型端砚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1989年),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后上送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四海升平》砚获“首届中日友好”艺术交流端溪名砚评选会金奖(1991年);《竹趣》砚参加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获得优秀作品奖(1994年);《’97七星迎珠》砚作为肇庆市政府高级礼品赠给香港特区政府(1997年);《春回大地》砚获得广东省庆香港回归作品展二等奖(1997年);《中华九龙》宝砚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人民大会堂建成40周年礼品(199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藏物字24号);《艺海龙腾》砚参加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艺术精品展(2000年);《源远流长》砚参加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艺术精品展(2001年);《南粤花开》砚作为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礼品赠送给广东省经济发展咨询会的21名“洋顾问” (2003年);《正气》砚、《红棉吐蕊》砚定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申报砚都的贵宾礼品(2004年)。2004年8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人,黎铿又饱含激情创作了《光照千秋》砚。
迎香港回归纪念砚七星迎珠(1997年)
端溪红棉吐蕊砚(2005年)
黎铿说,“这些荣誉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而是属于端砚艺人一个群体,属于历史文化深厚沉淀的肇庆。肇庆端砚文化在市场经济不断冲击的年代,没有沉落、没落,而能熠熠生辉且能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端砚界同仁将其传承与发扬的结果,是我们深爱故土文化的肇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黎铿说,他对产于广东恩平的恩州奇石情有独钟。恩州奇石石质比较好,色彩丰富,适合做各种工艺品。我们应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可能赋予冰冷的石头以鲜活的艺术生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恩州奇石的价值。在题材创意上,可以考虑把侨乡文化如开平碉楼、台山飘色等融入到恩州奇石的工艺之中,这样会提升它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龙图耀端州,石材为端溪老坑,长45cm,宽29cm,厚3.5cm(2005年)
端溪叠翠揽胜图
(黎健明编写,参考资料:肇庆文艺网杨明伟、羊城晚报钟珮璐、江门日报傅健的文章,南方日报、肇庆市政府网资料)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