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最早的赴美留学生之一 黎照寰

2017-10-08 08:17:50   来源:黎小玉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边村有一间崇正小学,建于村前,占地近1000平方米,是黎照寰和兄长黎晏兴带头捐资兴建的,当时黎氏兄弟共捐资白银6000两,黎照寰的好友也纷纷慷慨解囊。崇正小学是当时狮岭乡第一间采用新式教育方式的小学。

  据村中的父老黎贤亨讲,印象中黎照寰只有1964年七八月间回来过一次,黎老在村里四处巡走,寻觅儿时的足迹。这是黎照寰生前最后一次回乡, 1968年9月16日黎照寰去世后,骨灰带回乡下安葬在父母身旁。

  

故居残破文物部门呼吁保护

  目前,崇正小学旧址划归黎边村使用,让村民堆放打禾机、犁耙等杂物。由于久经风霜,崇正小学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正门右侧还保留着一块捐资建校时的碑记,而右边侧门的门楼上还依稀看见“辅国”两个字,而左侧门楼上的“栋梁”两字已经剥落,从这些历史的痕迹,还可以感受到当年黎氏兄弟想用新思想、新科学教育下一代的热忱。

  记者看到,黎照寰的故居面积约100平方米,是典型的岭南梳式青砖镬耳屋,距今已经超过200年历史。至今,黎照寰故居已经空了10年,由于年久失修,现已十分破旧,还有小偷光顾过。当地人士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这座名人故居。

  

近代中国最早的赴美留学生之一

  记者来到小塘黎边村,村中的父老黎贤亨告诉记者,黎照寰是广东南海(小塘狮岭黎边)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生,在上世纪中期的上海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上海人尊称他为“黎南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黎照寰十二三岁时到广州读书,接受新思维和新科学的教育。1907年,由兄长资助,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等4人一起赴美留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赴美留学生之一。

  赴美求学期间,黎照寰先后获纽约大学商科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理科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等学位。留美期间,黎照寰还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参与创办了留美学生组织的中国科学社和中国问题研究会。

  1919年,黎照寰学成回国,曾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1926年任广东航政局局长、广九铁路管理局局长。1927年5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交通部铁路处处长; 10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兼中央银行副行长。1930年10月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32年,汪伪政府“接管”交通大学时,他愤然辞职离校。之后,转任浙江之江大学校长。1945年9月,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员、副主席,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8年9月逝世。终年80岁,著有《中国国民党政策》和《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等。 

 

摘自:广州日报,原创作者:谭礼剑,编辑:黎志宙,核稿:黎恒曦,勘误:黎国强(联系电话13728886039)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