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头黎大总统

2017-10-08 04:13:30   来源:黎氏风采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黎元洪,字宋卿,汉族,1864年10月19日出生,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2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人称"黎黄陂",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其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晚年投资实业。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图片 (4).jpg

   1883年(清光绪九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派往广东服役,编入北洋水师。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坐舰被日舰击沉,黎投海遇救。

   1906年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领,兼管马炮、工、辎各队事务。率部参加彰德新军秋操。

   1909年以军方代表身份参加“湖北铁路协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汉口、汉阳光复,各国领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职。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2月,南北和议告成,与孙武、刘成禺、张伯烈等组织“民社”,任理事长,鼓动武昌和南京分裂;附和袁世凯定都北京;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黎元洪为正式副总统兼鄂督。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黎看不过眼,就迁居东厂胡同,闭门谢客。12月15日,袁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大总统。而国务总理段祺瑞独断专行,演成“府院之争”。翌年6月,黎元洪引长江巡阅使张勋入京斡旋,7月1日张勋复辟,黎元洪被迫弃职。

   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法统重光”黎元洪再任大总统。次年初,曹锟贿选,逼黎下野。黎元洪辞职赴天津。

    黎元洪晚年致力于实业,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投资企业45个,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个、煤矿6家,总投资额达200万元。又于武昌油坊岭等地购置大量田产。

   1920年,黎元洪眷念故乡,捐资拆迁黎家河祖遗的一间半屋,修建黎氏宗祠。内设孝义小学堂,聘请塾师一人,塾师工资及学生学杂费用,都由黎元洪负担。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病逝于天津。

    1935年11月24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元洪举行国葬典礼,遗体归葬于武昌卓刀泉。

   1966年,黎墓毁于红卫兵之手,黎氏夫妇遗骸也不知所终。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武汉市政府拨款在原址附近修了个衣冠冢.2010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斥资2000多万元,重新整理和修复黎元洪墓,扩充为民国大总统陵园。黎元洪墓是"民国三大陵"之一(另两个是中山陵、袁世凯陵墓),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土公山南坡,在今华中师范大学院内,靠近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整个墓园12亩,由牌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墓墓碑、墓冢、"黎公厅"、"游廊"等旅游设施组成。

图片 (2).jpg

   黎元洪为官清廉,平易近人,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广大士兵的爱戴。这可能和黎元洪出身贫苦有关,平时他对士兵比较体恤,作风开明,没有什么架子。对入营当兵的知识分子常常免去劳役,给予特别关照;在治军方面,则宽严适度,以身作则。

   黎元洪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诸时段,其间有功大于过者,亦有功过相偿者,还有过失难辞者。辛亥史研究头号专家章开沅先生说:长期以来,黎元洪就没有享受过历史的公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国民党的正统史观的影响,而且有共产党革命史观的影响,此外还有湖北地区若干首义志士的党同伐异乃至挥之不去的潜在“反清情结”。这样,就使我们难以对这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史事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述。

   黎元洪在中国人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尽管步履蹒跚,坎坷曲折,但毕竟也是迈开第一步的先行者之一,我们理应给以必要的尊敬。同时,也要像张謇所说的那样,以“公平之心理,远大之眼光”看待这个历史人物,“勿爱其长而因护其短,勿恨其过而并没其功;为天下惜人才,为万世存公正。”

   斯人已去九十载,作为政治家,他出任首义都督,为号召天下,震慑清廷,使辛亥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武汉首倡的“军民分治”,开创了民国党政分开、军政分开的先河;他率先实行的“省长制”、他二度当国时提出的“废督裁兵”等依法治国主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的帝制,断然起用自己的政敌段祺瑞镇压张勋复辟,将永载史册;作为军事家他在治军方面,打造了近代中国与北洋军齐名的“南洋军”的品牌;作为与实业家,他是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与对外开放的实践者。他与华侨创办的中国远洋货船公司,开通了香港经上海至美国旧金山的远洋航线,填补了我国远洋运输的一项空白;作为书法家,他继承创新,其书法作品遍及海内外名山名院名寺。

图片 (5).jpg

 黎元洪一支的世系

   据载:黎元洪这一支祖籍江西豫章(今南昌),约在明朝洪武年间,黎旭、黎旦两兄弟由江西豫章的碎瓦墩迁至湖北黄陂。黎旭为弟,膝下有五子,仅长子舜臣、三子舜元随伯父黎旭同行。他们的出发地“碎瓦墩”是个讹传的地名,在今南昌的移民始发地只有筷子巷和瓦子角二处,筷子巷保存下来了,而瓦子角已荡然无存。瓦子角原本是说书、演戏的勾栏瓦舍,毁损后若大场地尽为残砖破瓦,故名瓦子角,这片废墟便成为移民集散的场所。故可推断谱中记的“碎瓦墩”是瓦子角。所謂“墩”,破砖破瓦堆积如墩状,亦证“碎瓦墩”是瓦子角的讹传。因移民需从瓦子角中转,因此可断定黎旭、黎旦两兄弟是豫章籍。黎旭始居黄陂中和乡,复迁黄陂北乡黎家楼。黎舜臣原住黄陂小西门外大板桥,几经辗转,最后定居在黄陂新城乡的黎家河(今属大悟县)。黎元洪便是舜臣这一支派的后裔,是舜臣的第十三世孙。黎舜臣传到黎元洪的曾祖父黎世义 已历9代,族裔分布在黄陂、孝感、商城、罗山、安邑(黄安)等地。黎世义生有二子,长子国荣,次子国彦。黎国荣亦有二子,长子即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从《黎氏族谱》的世系所载,自黎舜臣至黎元洪一代,中间无断代的缺失环节,所载资料应是基本可信的。

摘自:黎氏风采,原创作者:不详,编辑:黎志宙,核稿:黎恒曦,勘误:黎国强(联系电话13728886039)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