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京兆开基始祖黎干墓倡议书

2017-10-08 01:52:24   来源:黎依霖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修复京兆开基始祖黎干墓倡议书

 

各位黎氏宗亲:

近来,我在《黎氏儿女》论坛上看到了宗亲黎厚元于201216日发表的为黎干墓复兴呼吁的帖子,后来通过各种方式查询,证实了黎厚元所述情况属实。
唐代时,黎干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
作为黎氏子孙,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祖先的尊严,为此倡导成立修复京兆开基始祖黎干墓筹备小组,共商修复大计,以确保祖先神灵,维护黎氏根基,造福子孙后代。
期盼各位京兆后裔责无旁贷,各位宗亲大力支持,以告黎干京兆开基始祖在天之灵!
                                                                                                                                       倡导人:  黎光


                                                                                                                            〇一四年七月一日

京兆开基始祖黎干生平

   黎干(716年-779年),字贞固,戎州(今四川宜宾)人,祖贯寿春唐朝的政治人物。唐肃宗唐代宗时期两次担任京兆少尹京兆尹,他擅长古代星纬数术之学,受到皇帝赏识,任京兆尹期间以严肃著称,敢于整治,治理京兆颇见成效。


家世:七代祖,魏东平将军、寿春侯。高祖黎瑠解,隋戎州刺史。曾祖和祖父姓名不显,父黎道弘,唐任越隽县令,赠华州刺史。母亲宇文氏,以眉寿享封薛国夫人。

生平:天宝中,黎干在四川岷山隐居长达二十年。安史之乱渐平后,唐玄宗诏求天下非常之才,黎干被召到皇帝行在,他擅长古代星纬数术之学,受到皇帝赏识,太子李亨以师礼对他。初拜左骁卫兵曹参军,旋拜太子通事舍人、翰林学士。陈天人之事,建置南都。遂诏授殿中侍御史、荆南等十八州节度行军司马、江陵少尹,迁京兆少尹。寻拜谏议大夫。后官职被替换,遂南渡江汉,声称要奉养长辈不再出仕。代宗即位后,累诏征至,复拜京兆少尹。不久检校京兆尹兼御史中丞。他严肃治理地方,颇受百姓欢迎,代宗正式任命他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加秩银青光禄大夫,封爵为寿春县开国男。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黎干调任刑部侍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鱼朝恩被皇帝缢杀,黎干因与宰臣元载王缙等交恶,被定为鱼朝恩的同党,贬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经略招讨观察等使。赴任途中行至江陵时,黎干因母亲宇文氏去世,回家守丧。三年后黎干除服,大历八年五月,京兆尹一职空缺,代宗想到桂管观察使黎干,九月复拜他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黎干担任京兆尹长达5年,受到代宗的信任,其后无心治理地方。大历十三年,改任兵部侍郎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驾崩,李适登基,黎干、刘忠翼俱除名长流,至蓝田驿又下诏赐死。黎干时年六十四。后获准以本官归葬。贞元庚午岁(六年,790年)十一月廿八日庚寅,迁宅于洛阳县清风乡之原。

夫人扶风郡夫人万氏,先于黎干而逝,有子九人:前监察御史黎烑,河南府士曹黎燧,成都尉黎炬,阳翟尉黎煟,陆浑尉黎煖、黎炼、黎烛、黎焕、黎炤。

京兆开基始祖黎干墓今安在



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石马村,很有名气,不仅因为该村的水稻、小麦、玉米历年来均获高产,也不仅是因为该村因所产鹅蛋柑皮薄汁多味甜,获得了全国农业模范单位称号,而是因为该村有一奇石,其形状像一匹卧马,人称石马,而该村也以石马命名。在该村的传闻中,这个石马与唐朝京兆尹黎干有密切联系。
    在石马村一黄姓居民屋前,石马正静静地横卧在那里。屋主人介绍,石马原本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屋后的甘蔗林里,前几年因为家里要修新房,怕对石马造成损害,特地找人把他到屋前来的。该石马长约2米,髙约1.5米,马颈长0.5米,已无马头,但能明显看出其面朝南岸方向。因为年月的侵蚀,石马全身都已被青苔覆盖,仅剩大概轮廓。当地传说,石马原本一对,均通灵性,一只在此,另一只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顺着岷江河流去南岸偷吃农民所种青苗,被神灵发现,神灵一怒之下,将其砸毁,这只石马因怀念之情,故而面朝南岸。    当地许多地方的命名都与其有关。如离石马300米左右一条汇入岷江的溪沟,就叫石马溪,溪上曾有一嘉庆年间重建的土筑石桥,人称金马桥1967年,兴建宜飞公路,在石马溪上新建一石拱公路桥,人们称之为石马桥。未修公路前,附近有一斜坡,人们也称之为 石马坡。该屋主人说,石马是唐代皇帝赐给一名名叫黎干的唐代大官陵墓前的石刻遗存,该墓就在屋后一个小土堆,土堆上已长满竹子,几乎难见其面貌,但仍能大致看出土堆下藏有较为大块的青石,在土堆旁边,有一块长满青苔,刻有花纹的条石,疑是从土堆中所掉落。房主人说,家里老人在世时曾告诉他,他们居住在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守护这座陵墓。

 

 

摘自:网络,原创作者:不详,编辑:黎勇、黎谷森,核稿:黎恒曦,勘误:黎国强(联系电话13728886039)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