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者普也,姓氏之经纬,昭穆之纪纲。尊一宗之源,叙九族之统。人伦之本,君子重焉。父昭子穆,百代可观;兄友弟恭,千龄可观矣。予黎氏始自轩辕帝,生而神灵,有大圣之德,服牛乘马,造立舟车,故号曰轩辕。以土德王,故曰黄帝。生子二人,正妃生昌意,有天下,娶蜀山氏,观瑶光感神气而生颛顼。年十二佐少昊,恭谨敦敏,克勤邦国。二十岁即帝位,都高阳,曰高阳氏。生祝融,为火正,治南方之官顺民,时有淳耀之德,不失其职。自火帝为元,北青土封于朱郑之间,为侯国,今潞州所封,为上党郡之地。世有宗祀,建立社稷。然自轩辕,继于唐虞,世掌天地之官。至尧典,乃命羲和,则重与黎氏之后,二人历象日月星辰。至桀无道,汤放桀于南巢。黎氏为汤之佐,有大功于王,乃封侯,为汤之典。西伯赐子孙世为之侯,至纣衰,为周文乘之。及武王克殷,以侯先圣之裔,不夺其爵,以其旧国为之。黎侯至周,微弱,中国不振蛮夷猾。黎为狄人所迫,富于卫,黎之臣感而歌式微。齐桓公复封本国。当春秋时,干戈兴,齐晋盟。狄颇凶德,均传曰:狄有五罪。不祀一也,嗜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三也,雪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自此,黎侯遭狄之难,臣下离乱,遂失侯伯之位。战国时,黎顼仕梁为相。梁为秦所灭,百官被诛戮,万姓陷锋镝,所以随山谷而避当时之祸。顼之后次乃改黎为氏,今诸黎乃顼之后,其少乃颙之后也。经千周末,中原无主。黎氏之族,或官而处,或难而居。于是,西入梁益,东向青徐,南居交广,北徙幽冀。至汉末,永安侯侨,曹操以佐命之勋,封汝南侯,生子曰献。献生达,镇国参军,龙骧将军。达生子宠,以晋元帝庚辰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君失位外夷逼迫,宠子厄(扈)随元帝渡江,除大夫员外,敬车骑侍、长水校尉,信武将军,南阳太守。有子曰华,扬州西曹王国常侍,武卫将军,司农丞,以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建安太守,卒于官。有子曰元,司徒主簿,往迎父丧还,至西桥后苏峻乱,因卒兴县,葬常吉村。元生子四:超、贲、琛、瑁。超,太常丞;贲,东海王议曹;琛,益州都员外。超子岩,左右中郎,曹州司马;贲子温,东阳郡内史;琛子靖,汉州刺史,散骑常侍,上党侯。且黎氏汉魏至于圣朝,怀黄衣紫朱轮皂,盖不可胜志矣。按《史记》,太史公司马迁自叙其篇首,有曰: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岁周宣王时,夫其守而为司马氏,则司马氏亦黎姓也。又据《史记》注云:左氏谓重是少昊之子,而黎乃颛顼之后,二氏二正所出各别。而史、迁欲合二氏为一,故总云周时程伯休甫之后也。爰旧谱浩蕃,今撮其要以认,后昆万世可知矣。因标出宗人所居之郡于后:上蔡宗人 承汉大将军永安侯侨公之后 居上蔡县白芒乡节仁里虔州宗人 承永安侯侨 生献,历太尉、将军。生宠,历青州刺史。生华,历信武将军,再历卫武将军,司农丞。生元,历大司徒。生琛,历益州都督。生靖,历汉州刺史。生度,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举孝廉尉虔州虔化县令,终于官。各邑诸宗及郡都宗人总承度之后。
时(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正月上元日
进士上党郡嗣孙轸 撰
载崇仁县航埠谱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