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休戚与共--清远京兆黎氏之“石潭记”

2020-01-06 08:45:40   来源:黎子龙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WechatIMG2476.jpeg

肝胆相照,休戚与共

--清远京兆黎氏之“石潭记”

WechatIMG2.jpeg

“黎公讳七四妣邓氏男伯陞伯高合墓”、“公讳七四号道罡,三保公之子也。于前明由阳山太平白竹山迁居清远石潭龙湾……”,此墓碑重立于民国三十五年,清晰记载着当地黎氏先祖的系列内容。恕不知,碑文“七四”竟非一人之名,实为兄与弟二人的合称,而弟并未同葬!以这种方式记录先人信息的载体应属世上绝无仅有之物!究其缘故定必蕴含乾坤。

清远白竹山三保黎公支系因丁财兴盛而闻名粤北,公配洛氏育七子,依序为:亜七、世娣、三用、俊四、俊五、俊六、佛育。

约于明朝某一期间,社会动荡混乱、瞬息万变,三保公长子亜七黎公修道学法有成欲迁龙湾,俊四公随兄同往。当时的龙湾远离寇乱,是一处藏风纳气、虎踞龙盘的秘境,属滨江流域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据传,欲于当地取方寸立足者须循俗例:既可诗书论高下、亦可拳脚争输赢、更可道法比胜负。亜七公和俊四公联合以仙术与对手交锋,在俊四公的配合下,亜七公最终获胜。然而,俊四公因道行略逊而受重伤避往鲤鱼塘致不治!为感激兄弟的并肩之力,亜七公将自己名字与俊四公合称为“七四”,让后世铭记此恩义。按历代口传约定,“七四公”或“七公”仅指亜七公一人,“四公”即俊四公。为缅怀俊四公舍身助兄的功德,晚辈们在鲤鱼塘立“四公祖庙”作纪念。

七四公定居龙湾后,积极弘扬仙家道术,以符箓咒语等良方妙法为世人施医赠药而深得民心。在他仙逝出殡之日,因途中执绋绳断致灵柩着地,棺木恰巧落在被后人誉为风水第一的“凤地”。可惜,送殡队伍却未领会到就地安葬以应天意,反而派人回村另觅绳索替换并继续前行!随后,有地理名师建议在“凤地”创立庙堂供奉黄都公等神明。经庙宇筹建法师细查后判定,此前七四黎公寿木及神灵已捷足先登该处,理应由他位列仙班第一席,只缘族人弃宝而去,故封神登坛惟有屈居第二。相传,该庙建造座向乃完全依照当时七公棺木着地的方位,庙内至今一直供奉着他的神像,其金身则安葬于庙对面一处名为“马须球”的佳穴之中。若论七公墓地风水,其实亦不逊色:背靠马鞍山、堂前九曲水、近遇文笔峰、远望层叠案……“福人葬福地”!

七四黎公配邓氏,育四子:伯陞、伯高、伯鉴、伯晾。伯陞配吉氏,育三子:升裕、斗裕、荣裕。

斗裕黎公配叶氏,原居龙湾,以耕种养殖为业。平日,他沿滨江赶鸭群往返于龙湾与河江坳之间。某天,归程半途突遇雷雨阻行兼暮色渐浓,正当眼下四周昏暗之际,忽觉百步之外传出夺目异彩。为探究竟,斗裕公逐光前往,遂见“四公祖庙”几个大字金影耀射。更奇怪的是,不远处山脚似乎同时闪现星火,此明彼亮交相辉映。他瞬间心领神会,意识到俊四公可能为其显灵预示。随后,斗裕公驱鸭群至上述山脚位置,以天色耽误行程为由向原村民请求留宿,在没遇到反对意见之下旋即就地圈鹜过夜。

次日,斗裕公登高环视,发现后山有块穿孔巨石,靠近石孔往里吹风,顿闻雷鸣响声,酷似军旅号角,该处因此得名“石角”。巨石旁有一高岭曰神马山,附近再有七座连绵起伏的峻峰,以其栩栩如生的山体及磅礴的气势而被后世命名为“八仙过海”,此乃当地龙脉之所在。斗裕公认定得到神明指引并预感巨石附近大有发展,不久便携眷由龙湾迁居石角。此后于斯开枝散叶、瓜瓞延绵。

斗裕黎公定居石角后,一切顺遂且人丁渐盛。公传二子:应棠、应崑。应棠公裔居清远太平上坝、下坝、洞口等地。应崑公裔居石角、马山石、鸡皮坑、东安带砚、西安大洲、陂仔口诸村。

时光荏苒,世事难料。清朝咸丰十一年,石角惨遭穷寇洗劫,村民奋力抵抗,势均力敌之下致我族十人罹难!其间,所幸贼首略晓堪舆,他攀高望远之后认为当地并不聚财,即使血洗全村,也只会是徒劳无获。劫匪无奈弃村而去,石角黎氏侥幸避过屠村大难。为捍卫族人而牺牲的十位村民被安葬于鸡皮坑林边,沿称“十堆坟”!石角黎氏为感戴他们保家卫族的英勇义举,此后每年春分次日均列队前往上述墓地以最高规格的特殊仪式进行祭祀。

同根共源,血脉相融。手足情缘,岂止今生,更续来世!



 

京兆堂下传人:黎谨诚  沐手拜撰

己亥隆冬于岭南羊城




下图为供奉七四黎公的“中所古庙”,庙内神像标记为“七公”:

WechatIMG3.jpeg

下图神坛后排左二为七公神像:

WechatIMG4.jpeg

下图为七公神像:

WechatIMG5.jpeg

下图为七四黎公墓:

WechatIMG6.jpeg

下图为七四黎公墓后马鞍山及附近文笔峰:以下为石角村龙脉“八仙过海”组图:

WechatIMG7.jpeg

“四公祖庙”原址于鲤鱼塘,民国期间迁至新石角。解放初,拆庙建民兵哨于河江“求雨顶”。下图为八十年代的简易重建:

WechatIMG8.jpeg

斗裕黎公祠选址在其首次留宿石角的神马山下,始建于民国,毁于大集体时期,八十年代复建。下图为二零零八年重修的斗裕公祠(戌辰兼辛乙):

WechatIMG9.jpeg

下图为祠内神龛:

WechatIMG10.jpeg

斗裕黎公始葬鸡皮坑狮子山下,九十年代起金重葬。二零一七年迁至石角后山。下图为斗裕黎公墓(现址,庚甲兼申寅):

WechatIMG11.jpeg

下图为斗裕黎公墓前明堂:

WechatIMG12.jpeg


WechatIMG2479.jpeg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