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家风家训滋润一方

2019-07-15 07:56:09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子龙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培敬先生是湘潭县谭家山镇皋山黎家湾(今高丰村黎家组)人,清朝政治人物,善诗文,精书法,做过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同治与光绪年间,先后任贵州学政、贵州布政使、贵州巡抚、四川按察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等职。

黎培敬以“守廉知耻”律己,“倡孝致信”治家,以此为家风家训传诫后代子孙。在贵州时,拒绝棚费,谢绝馈送,按试州府时禁止宴请。一次,有人献冬笋,出示府门责之,并以此戒属吏。有人说他矫廉过份,他说:吏民奉上一茶一果,必先送门包,上而巡抚下而首府共五处,我吃这点冬笋,送礼的就须花去40两白银,此风不可长。曾派人回乡修葺旧居,不许改变原样。光绪五年罢职回籍,见门闾高大,即令拆毁,恢复旧观。及任漕运总督,发誓不以财贿自污,堵塞漏洞,革除弊端,节约开支,余银数万两,用于创修驿馆、兵营,设官煤局便利军民,设利济局为贫苦者贷款,增拨丽正、崇实、奎文诸书院经费,疏治洪泽湖下游,以除水患;造战船以防海口,植柳10万余株以护堤,事后还余银8千多两,全部上缴国库。

黎培敬在皋山黎家湾设有书楼,取名“求补拙斋”。自撰书楼联曰:“立足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毕生雅好诗书,著有《求补拙斋文略》《求补拙斋诗文外集》。为后人所立家风家训中,无不彰显崇德重孝之大观。我们在研究皋山黎氏文化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其家风家训的宣教和传承。

黎培敬家风家训选编:

1、“唯实心办事,随事禀报。”

2、“人不可不立志,吾自誓不贪公之一钱。”

3、“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五千年而不断,从黎氏家族家风家训中可以得到启迪。一是塑造了氏族精神。“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爱幼。”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黎氏家族家风家训不只针对自己的族人,对地方民族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与人为善的思想文化能够延续不断。二是黎氏家风家训孕育了地方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讲话,涵盖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讲仁爱、重民本、修诚信、存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黎氏家族家风家训同样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内容。三是黎氏家族家风家训培育了地方民族的人为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生活兴趣、生活习惯,为地方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立言要向善、不忘祖恩、孝顺为先等等,这些内容对乡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法,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育。四是黎氏家风家训建构了地方人民的精神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黎氏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价值。家风家训文化或口口相传,或编撰成文,记载了代际传承的家族课题,积淀了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彰显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发祥于谭家山镇皋山的黎氏家族,得益于家风家训的滋养熏陶,历久不衰、人才辈出。黎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各条中引用了《论语》《诗经》《孟子》《大雅》等儒学经典的警示名言,可以说是显古法之精要。家风家训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是宝贵的地方文史资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黎氏家风家训的时代精神内涵。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黎氏家风家训作为家族文化的传承,强调个体的修身立德,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相互契合;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黎氏家风家训又充满了家国情怀,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紧密相连。我们从黎氏家族看家风家训的当代社会价值,就是要从优秀的黎氏家风家训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更好地开展家庭道德建设提供借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家风家训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强化文化滋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充分发挥黎氏家风家训的教育引导作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方面,家风家训文化凝聚着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传承着精神基因和伦理品质,通过以历史文化建设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引领好社风;二是教育方面,家风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大多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接近家庭,贴近社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传承,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黎氏家风家训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个家族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在黎氏家族中,最为重视的是“守廉知耻”,“敬老孝亲爱抚幼小”,正如“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做人的底线,是做人的根本。黎培敬经常给子侄讲述二十四孝中“笼负母归”的故事……

我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但是孝心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孝”应该深深根植于我们内心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受到腐蚀。“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对于黎培敬家风家训的起源之域——皋山黎家湾、南泉冲黎家祠堂,也就是现在的谭家山镇辖地。那真是大爱惊天地,慈孝遍乡村,孝亲爱老的事迹层出不穷。

诸如地处皋山黎家湾和南泉冲黎家祠堂之间的土地庙社区,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娘家与婆家都在红星村。20多年前娘家弟弟因车祸身故,弟媳另组家庭,留下小侄女襁褓待哺。当时娘家父母年老多病,夫家家境也不宽裕,自己本有一双儿女、公公婆婆也是多种疾病缠身的窘境下,她硬是挺直脊梁与丈夫并肩挑起了三个家庭的重担,就靠她夫妻二人打工挣钱养活这样的三个家庭老少三代共八口之家。因为父母公婆的病情,需要到处去看病,每次去医院都需要许多医疗费,对于一个打工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时间长了,经济压力也越来越重,有多少艰难无法诉说,但她和丈夫无怨无悔。这其间父母、公公相继安然谢世,好不容易熬到了小孩都已上学,家境也在逐步好转。但在2013年又一场灾难降临到这个家庭,丈夫在一场建筑事故中不幸丧生,从此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犹如重任千钧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肩上。目前,由于她的精心照顾,婆婆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了很多;侄女也如愿考上了大学;一双儿女一个考上高中、一个小学在读。家还是这个家,但这其中的孝亲敬老抚孤爱幼的美德贤良折射出了人性善良的光芒。“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她倍加珍惜孝道和亲情的珍贵。

在谭家山镇,像这种大孝大爱的家庭比比皆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在倡导“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村组”“美德少年”培育建设中大见成效,特别关注镇域历史文化名人家风家训的传承。黎氏家风家训是蕴藏在谭家山镇的一颗道德明珠,闪耀在100.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黎氏家风家训更是大河大川,滋润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谭家山人。

来源:湘潭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谭家山镇纪委 刘建铁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