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集邮家:黎震寰

2019-05-09 08:26:56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业伟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震寰(1902-1990),字猷尚。广东南海人。7岁来津,1924年考入京奉铁路局后即开始集邮。他是中华、甲戌、新光邮票会永久会员,无锡、北京、天津邮票会会员。在60年的集邮生涯中,他热衷于邮学研究,成为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为一代邮人之楷模。黎震寰于1990年1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

黎震寰心系集邮,他注重中国邮票种类及版别的研究,当时中国邮票目录都是外文,多由外国人越俎代庖。他立志编一本中国人自己的邮票史,为国人争气。限于当时的条件,他采取买进一批邮票研究后卖出,再买进一批的方法研究邮票。经几次轮换,对邮票有了较深的理解。同时,他还不惜重金收集各种邮刊,经多年的努力,收集的邮刊达上千种,制作分类卡片2000多张。在积累一定的邮识后,他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中文版《中国邮票目录》,于1943年在天津出版,深受广大集邮者的赞誉。上海集邮家陈志川称:这是“目前一部最完善的中国邮票史”。

IMG_6526.JPG

新中国成立后,区票受到中外邮人的关注。当时没有介绍邮票目录的书籍,集邮者也无处购买。鉴于此,黎震寰于1950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人民邮票图鉴》。该书1952年在香港出版,主要销往国外,国内很少见。该书重点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邮票,涉及其背景、时间和种类等。对海外人士及侨胞了解中国邮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该书出版时没有署名,从而在“文革”中躲过一劫。他1963年编写了《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在“文革”开始后,为逃劫难,忍痛将全部文稿付之一炬。黎震寰先生在邮学研究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他所编著的《中国邮票图鉴》流传甚广,为集华邮必读的参考书。

1937年春,天津举办第一次邮展,黎震寰是筹办人之一。1949年,天津邮票会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并担任拍卖部主任及会刊编辑,出版《天津邮刊》,为早期的集邮宝贵资料,曾在台湾再版。1942年担任《万邮简报》编辑,同时自费出版了《近代中国邮票图鉴》《近代中国邮票图鉴补刊》。1950年担任《天津邮学月刊》顾问,负责审稿工作。不久,又与杨耀增合编了《新中国邮票手册》。该书采用按区分类的编排方法,给读者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方法被后人沿用至今。他还参与出版了我国第一份邮票月历。1982年,天津市集邮协会成立,他任常务理事,主编《天津集邮》,共编辑出版了38期,为倡导邮学,推动天津集邮学术活动做出了贡献。

1958年秋,黎震寰受聘于天津历史博物馆。1981年举办的”中国邮驿史及邮票展览”,首次展出我国邮驿史实物,在国内外影响极大。黎老曾参与展览的组织工作。该展览除在天津展出外,还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地展出。

IMG_6527.JPG

1950年,天津出现被质疑的万寿票黑样票,经他鉴别,对可疑者予以揭发,对不法邮商进行打击。当时邮人王纪泽也深受其害,他对黎震寰说。集邮界有您这位“邮魔王”,一些肖小自秽遁形。黎老对“邮魔王”的绰号并不介意,还刻制了图章,盖在信封上。

1988年“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在北京举行了学术研讨会,黎老被聘为组织委员,他提出:”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7月说”有一定的根据,可以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按多数人的意见,得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万案,哪怕这个方案在以后被新的发现所推翻。他的建议被大会采纳。黎震寰逝世后,1991年5月在福州学术宣传工作会上,对“大龙邮禀”天津海关7月24日签发的发行日期基本取得共识。会议提出,“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应以“1878年7月24日为上限,以后陆续发行”的提法为妥。可以说,黎震寰为我国“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界定做出了贡献。

摘自:天津集邮微博的博客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