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赋

2019-05-08 03:20:36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士贤       打印  转发  字号:T

混沌洪荒,女娲开天;泱泱华夏,百姓生辉。黑土为黎,九黎称众①;犁地既为姓,黎民造百姓②。黎姓之始,是以呈黄帝之恩宠③,居临渤海湾之旺脉;黎姓昌盛,最终拜天地之灵气,繁衍华夏东部大族。

夫黎姓渊源,出至五千年之中原部落,世称之黄帝系和炎帝系,黄帝系以东夷华夏南蛮混合而成九黎,炎帝系为祝融氏黎出自炎帝管火姜姓。后两系各有归属,九黎三苗避战于江汉,祝融氏黎封居于中原;商周武王灭子姓黎国,再封黄帝后裔祝融氏黎;春秋又分,黎国君庄公逃奔卫,据守山东范县黎侯城,黎国归晋,臣民分散各地居住,遂以改国名为民姓也,故有黎民百姓之称谓;祝融氏黎历经五千余年,黎民姓氏约二千四百年;商王武丁封其子于黎,子姓黎氏,建侯爵国,定邦于山西长治西;周武王灭少昊之黎国,黎人分散,姓分黎犁,黎乃黑发人发祥地。黎姓为华夏最古老姓氏,延至今有三千二百年矣;黎姓始祖丰舒④,系商汤之后裔;至帝尧一脉,山西之黎氏,史称黎氏正宗⑤。

华夏文明,日月同光;风云际会,家国共昌;民族融合,基因流传;上下五千年,明德惟温馨。九黎姓氏,取自于黑牛、耒、禾、黍几字,牛既为畜,亦为农具,以耕为生,农具、牲畜、黍禾组成黎姓之图腾。九黎后代分三支南迁,东支入江西,西支进四川,中支转湘粤,黎姓遂成南方大姓。到唐宋以至于北魏,南方土著融入汉族,少数民族改姓为黎;煌煌黎氏,新排居8位,泱泱大族,已逾200万;广东为黎姓聚居大省,其它迁居于川湘浙贵。

黎姓族望,代有人出;宇内黎氏,重重繁衍;族人秉持勤俭而能持家,人穷礼不能废,礼不富则真穷;教子须父严则母慈,父慈则母严;当用不需俭,无论贫与富,谨食又谨用,不可乱作践。黎氏五千年传承,族显而名旺;郡有京兆、九真和守城,堂有巴郡、黎城及礼序;堂称载酒⑥,亭号众香,苏东坡笠屐酒兴题扁,黎子云载酒携卷拜访;执掌汉太初京兆尹,当数开基始祖黎斡⑦;文学有苏洵,经术属黎錞⑧;元朝皇庆御赐乾元堂,黎命表⑨癸丑探花及弟;仗节三秦,远景之登楼有赋;簪缨奕世,黎阳⑩之信史堪传;后周黎景熙官拜史官,著作史称黎阳堂信史;明朝黎淳⑾博古通今,经史修撰流传后世;修沙阳志,开孝义门;人孝当数黎宿⑿,割股疗病重义;文学书画音律项,当数黎恂黎简黎景晖三人,政治学术外交等,应为黎元洪⒀黎四龙黎庶昌;及至现代,英雄辈出;革命战火,考验出一代良将;和平年代,涌现出两位院士。工商仕农,俊杰辈出,名人贤达,数不胜数,实干兴氏,光照汗青。

噫吁!黎氏一脉,开枝散叶;百万黎民,享誉神州;渊源深厚,宗亲流光;国兴则黎氏兴,黎氏强则国强;上可治国平天下,下能为民兴家园;志存高远,直挂云帆济沧海;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登高峰;天下黎氏,皆为一家;世代和睦,万民归宗;神州黎民,屹立东方;显贵黎氏,万古流芳。

赋诗颂曰:壮哉!凡我黎氏,同姓同宗,国之砥柱,皆为连亲!

厚哉!黎民百姓,绵绵不绝,继往开来,寰宇声振!


注释:①九黎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又称“黎”。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民族集合,并不是作为一个单薄的民族个体存在。

②九黎势力很大,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俊、羲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

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九黎经过长期斗争,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西伯勘黎);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可能即'黎民', 逐渐融合于华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

③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

④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得姓始祖: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⑤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⑥黎子云:“载酒堂”是北宋时代海南岛儋县文人黎子云的私宅。苏东坡晩年被贬官到海南儋县,闻当地人黎子云,家贫好学,躬耕农圃而侍母至孝,又听说他家有《柳子厚文集》数卷,特往寻访,成为至交好友,经常柱杖而至。某天,苏东坡访黎子云,遇雨,借路旁农家竹笠木屐穿戴。路人见此老头,虽儒冠儒衣,却打扮成农舍翁的怪模怪样,皆笑,路旁篱犬群吠。后人据此描绘成种种“东坡笠屐图”,流传于世。苏东坡苦心教学,当地士子王霄、符林、许钰等,常聚集黎子云家,聆听讲学。当地民众,包括黎族黎氏,争相载酒携肉相赠,表达对苏东坡的尊敬。苏东坡特书一匾“载酒堂”给黎子云及当地百姓留念。“载酒堂”现为海南岛著名人文景观,建筑宏伟,位于距儋县县城四十公里的地方。

⑦黎斡公:字体存、谥号“忠贞”,四川戎州(今南溪县)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五年丁巳717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擢升为谏议大夫,因故告老终养归戎州。唐代宗大历元年丙午766年举孝廉,二月释奠国子监,授祭酒,旋复官谏议大夫。大历十年乙卯775年拜任京兆府尹。大历十二年丁巳777年晋升兵部侍郎,后蒙冤惨遭诛杀。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年评反,追赠兵部侍郎、太傅、京兆郡侯,谥号“忠贞”,赐葬祭,命有司送柩回原籍葬,于戎州城西。因他是第一个官任京兆府尹、并被宫追封为京兆郡侯的黎氏名贤,故史书、族谱均载“黎氏望岀京兆,自黎干公始”。妣唐氏夫人,诰封“渭阳郡君”,生一子:黎广。

⑧黎錞:字希声,北宋四川渠县宝城区宋场乡黎家山寨即状元村人,庆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状元及第,精通经术。宋英宗曾问欧阳修:“蜀中有何名士?”对曰:“文学有苏洵,经术有黎錞。”封之为“经术博士”。其後见载《荆楚黎氏族谱》,历次重修,谱面均印“经术堂”;

⑨黎命表:黎伯贤之孙黎命表,元朝皇庆二年癸丑即1313年探花及第,御赐名曰“命表”。其长子太铭公裔,以“乾元堂”为堂号;

⑩黎阳:后周黎景熙曾任黎阳郡太守十二年、拜任史官著作佐郎,其著作史称“黎阳信史”,子孙以“黎阳堂”为堂号

⑾黎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黎淳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了《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续资治通鉴纲目》外,著有《龙峰集》、《明试录》、《黎文僖集》等传世。明朝著名宰相杨廷和和杨一清都是其学生,并深受其影响。

⑿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⒀黎元洪:湖北省黄陂人,历任湖北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北洋军阀政府总统等职。

摘自: 凤垭山文艺

IMG_6502.JPG

作者简介:黎大杰,原名黎杰,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嘉陵作协主席,《凤垭山》文艺主编。在《诗刊》《星星》《绿风》《诗潮》《延河》《天津文学》《牡丹》、《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诗歌散文等数百篇作品。出版有诗集《阳光之上》《此情不关风月——黎杰诗歌精选》和散文集《给爱一点空间》《等爱的槐花》《此情不关风月——黎杰散文精选》五部。2015年获“蜀道之光”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诗歌组三等奖等奖项。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