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发现:“黎氏八骏”先祖发源地在火车站片区
2019-04-11 01:56:21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国强 打印 转发 字号:T
一、源头
中国人对于姓氏总是特别的在意,在国人眼里,姓氏永远是神圣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一辈传下的信条一直沿袭至今。姓氏的源头,是根的所在。昔夫古人言曰:井络经天必探源于宿海,江岷在地实发派于昆仑。水有源头木有本,人生一世莫忘根。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人欲报效国家,光宗耀祖,必须知自己的根,发扬优良传统,激励自我奋斗。
近代湖南最耀眼的家族之一:"黎氏八骏"指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黎家是个"书香门第",黎氏兄弟接受新事物快,有着较新鲜活泼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这兄弟八人在中国近现代文明史上都有过显赫与辉煌,兄弟八人分别是: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地质矿产专家黎锦耀、平民教育家黎锦纾、铁道桥梁专家黎锦炯、著名文学家黎锦明、著名音乐家黎锦光、著名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这“八骏”因为在各自所在领域的建树而驰名中外,在"五四"以来的文化科学界都有他们作出的贡献,其名字分别被载入《辞海》等各种辞典。
二、寻根
2016年10月,微信朋友圈中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定居香港的“黎氏八骏”大哥黎锦熙先生长孙黎模捷的关注。内容报道了湘潭火车站片区,开发如火如荼的信息。长期研究黎氏族谱的黎模捷不由一惊:据历史资料记载,这应该是“黎氏八骏”先祖黎笃生的发源之地呀!这块土地(包括黎家坪的竹山灣、大黄山等一大片土地)一定还有黎氏后人在此居住,或者有黎氏之坟。若不迅速启动寻根行动,待片区开发建设过后,黎家源头的历史痕迹就将淹没,就难以再找寻到先祖在此地繁衍生息任何的线索了。于是在11月20日,黎模捷夫妇、约同了“黎氏八骏”老六黎锦明的独子黎泽浩夫妇(他们曾在湘潭老城区居住过,对湘潭市与黎氏故居深为熟悉)立即驾车从广州直奔湘潭火车站片区,冒雨寻觅黎氏祖先辛苦耕耘、家族发展的印迹。由于旧地名大多已改变,周围已经封路,故当天除找到竹山湾和确定曾有黎氏住过的信息外,没有找到其它头绪,决定第二天继续再寻找。结果还是在湘潭市文物局的协助下,在湘潭市文化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张绪军、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主席、市博物馆副馆长盛兆华及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的直接指引下,通过开元公司员工不懈努力,终在湘潭火车站片区中找到了家族的发源之地的正确方位,居然还找到了居住在这片区的黎氏后人黎泽民(至于是哪一支,还需查证实)。
(图左为湘潭市文化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张绪军,图中为老大黎锦熙的长孙媳妇刘玉清女士,图左三为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主席,图左五为市博物馆副馆长盛兆华)
黎氏祖先在东汉已迁入中湘。元末明初之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兵戈四起,湖湘千里无烟,其人几尽。兵荒马乱中,黎氏先祖为躲避战乱,潜藏深洞数日,食黄土饮清泉,始免于难,自改名曰笃生,迁居古湘潭县城北,插草标圈田地。黎笃生是为湘潭黎氏第一派再生始祖。至第三派两兄弟,分为上下两房,上房入赘燕子窠(今属株州);下房定居原地区,形成黎家坪(今属湘潭火车站片区)。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根发芽,不断努力耕耘,开枝散叶,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后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以至世界各地,现在很多断了联系。
黎姓为典型的南方姓氏,今以湖南、广东、四川、江西等省分布较多,是中国排名第九十二位的大姓。湘潭黎氏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现三个有名望的“书香门第”,上房黎培敬的皋山黎家;下房黎光曙的泗洲黎家;及下房黎葆堂的长塘黎家。黎氏八骏是长塘黎家的后人。祖父黎葆堂,前清戊子科举人。黎葆堂之子松安,晚清秀才。是四乡闻名的文人学士,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印友,二人都曾参予“罗山诗社”。松安的八个儿子,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为我国文化、科学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黎氏八骏”。
黎松安是个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为了让这些儿子得到很好的教育,他不入仕途,在家乡办起了一个新型学校——长塘杉溪学校。这个学校不只是讲授《四书》、《五经》,还传授算学、格致、博物、音乐和美术等新型课程。黎氏八个兄弟在这所新型学校里,接受了很多新知识、新学问,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进取精神。这就为他们卓有贡献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传承
自上世纪来,“黎氏八骏”后人多已离开湘潭发展,分布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長沙、香港、美国、日本乃至世界各地。此次“黎氏八骏”老大黎锦熙的长孙夫妇与“黎氏八骏”老六黎锦明的儿子夫妇,同回到故里——湘潭火车片区,寻根问祖。经过开元公司指引,才找到了火车站片区原生的黎氏宗姓后人。这位老人已有七十多岁了。通过交流、根据行派,知道了他的父亲黎甫璜是锦字辈,属湘潭黎氏第二十派。
“黎氏八骏”后人回到湘潭,通过开元公司竟然找到了从未谋面的族人,一众人均感到非常高兴,彼此相谈甚欢。据悉,本次黎氏后人回到祖居地的目的,是为续修《湘潭黎氏族谱》收集资料;为重建和修复《湘谭長塘黎氏故居》项目的旧貌复原,收集制图资料和提供更多的协助。长塘黎氏故居是黎氏先祖的丰硕成果,也是黎氏先祖的辉煌!没有黎氏故居的100多年的历史,就没有黎氏后人对国家的多方位的巨大贡献。没有黎氏后人居住过的黎氏故居,黎氏先祖也就没有了光辉。这次能到湘潭火车站片区,寻找到黎氏第一派先祖曾经繁衍生息的地方,追忆那段沧桑岁月的历史,挖掘那一份即将遗失的厚重文化,找回了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为精美湘潭送上一份意外的厚礼。
(图左黎氏八骏老大黎锦熙的长孙、黎氏第二十二派的黎模捷,图右为黎氏八骏老六黎锦明的独子、黎氏第二十一派的黎泽浩。图中是在火车站片区找到的黎氏族人第二十一派的黎泽民。)
(图为黎氏后人寻找到黎氏第二十派蒲璜公的坟墓)
(图为黎氏后人在火车站片区寻找到黎氏祖先发源之地,探寻先人印记)
(火车站片区原黎家坪及竹山湾所在位置)
巧合
黎氏八骏后人虽之前未曾来过火车站片区,可冥冥之中有种不可割舍的血脉缘分牵引着他们。片区内正在修建的碧泉湖公园是以碧泉书院精神为核心,宣传湖湘文化为重点打造的文化公园。巧合的是,在公园内桥梁的命名中,开元公司将其中的两座桥梁以黎氏八骏中的老大及老二姓名命名的,他们是“锦熙桥”和“锦晖桥”。在对于传承和创新的湘潭文化上,湘潭人始终会记得会尊重曾经为 湘潭为湖南乃至整个中国都做过伟大贡献的人,他们不仅应该被写进教科书,而且这次在碧泉湖公园建设中就有应用,如“春秋广场”、“锦熙桥”、“锦晖桥”的命名,都将使公园更有人文氛围,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记住,这是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
湘潭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而湘潭火车站片区作为湘潭黎氏宗族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渊源流长,学养深厚,从火车站片区走出去的湘潭县长塘黎家,为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而今,正在建设中的湘潭火车站片区,将继续肩负起“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责任,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并依托这深厚的底蕴,逐步将片区发展成为展现湘潭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窗口,为湘潭的发展、湖湘文化的发展立言,继续添柴加火、添砖加瓦,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砥砺后人、创新未来,续写“小南京”、“金湘潭”的传奇。
培銮家族
黎培銮家族对近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黎培銮祖籍湖南湘潭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组,与夫人黄赓养育多名子女,其中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被称为"黎氏八骏"。
黎葆堂,前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嗜藏书,编印有《古文雅正》等书行世。
黎培銮(1870年-1952年),字松安,晚清贡生。娶黄氏夫人,讳赓(1870年-1944年)。著有《楹联大观》、《黎松庵书帖》等。
黎锦熙(1890年-1978年),前清秀才,语言、文字、文献学家,北师大文学院长,九三学社筹建者,被誉为「拼音之父」。
黎锦晖(1891年-1967年),音乐教育学家,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创作儿童音乐剧《麻雀与小孩》、《三蝴蝶》、《小小画家》等,其创作歌曲〈毛毛雨〉、〈桃花江〉等为中国最早期的流行曲。
黎锦珈(1893年-1968年),长女,湖南周南女校早期学生。
黎锦耀(1895年-1954年),矿学家。
黎锦纾(1898年-1954年),教育及出版家。曾任湖南省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黎锦炯(1901年-1981年),工程师,其设计建造成的滦河铁桥为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的铁路大桥。
黎锦皇(1903年-1994年),次女,天津师大学生,曾在北伐国民革命军任职。
黎锦明(1905年-1995年),五四作家,有中篇小说《尘影》等。
黎锦光(1907年-1993年),老上海流行音乐家,有「歌王」之称,著名作品有〈夜来香〉、〈香格里拉〉、〈採槟榔〉等。
黎锦文(1910年-2007年),三女,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黎锦扬(1915年- ),旅美作家,以英文创作小说多部,其中《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于1960年代曾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
来源:中国网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