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广东廉江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2019-03-20 08:27:07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廉江,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在这里,廉江新闻隆重推介一位廉江清代历史名人——黎正。可以说,黎正是廉江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黎正是廉江清朝唯一考取进士的名人,石城(廉江)县城內黎屋塘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他的平生事迹广受好评。最近,廉江黎正进士文化研究室组织人力对黎正的廉洁精神进行挖掘和创作,粤剧剧本《酒吏黎正》创作文字本全部完成,这部粤剧初步预定于明年4月份在湛江或廉江上演。黎正廉洁、正直的精神是廉江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挖掘黎正文化、宣传黎正文化是我们传承廉江文化的具体体现。

20141031155515194.jpg

●人物简介

  黎正,讳桢,字端伯,号建峰,石城(廉江)县城內黎屋塘人,生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一六七七年)戊午年正月二十四日。为清康熙庚子科(公元一七一0年)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经魁),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甲辰科会试中式第113名,殿试第三甲86名进士,后掣签福建龙溪县知县,特简授民部主政事,职司山东粮课,兼统天下酒务,晋升户部员外郎,于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春,辞官还乡,诰授奉直大夫。于清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癸亥三月二十三日谢世,享年66岁。他是廉江唯一一位清朝通过殿试的进士。

●人物生平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7年)黎正出生于有诗书教养的廉江汶塘黎氏家族,其曾祖父黎民铎是明朝末年廉江有名的文人之一。

黎正在清康熙四十九(公元1710年)为庚子科(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经魁)。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为甲辰科会试中式第113名,殿试第三甲86名进士。

考中进士后,掣签福建龙溪县知县,特简授民部主事,职司山东粮课,兼统天下酒务,晋升户部员外郎。黎正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关心百姓。他会见州府官员,或亲故往来,偕行缓步。未谋面者,不知他就是尚书郎。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春,辞官还乡,诰授奉直大夫,居于自建书斋“宛在轩”中。

黎正为官勤政,执政裕民。他在任龙溪知县之前,曾遍游广东诸地,发现肇庆府瓮垌地方,界连九县,荒僻险阻,过往行人和本地民众经常遭受匪徒骚扰,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任龙溪知县之初,即致函好友王安国,奏请朝廷增兵驻守瓮垌。奏文说:窃念广东肇庆府瓮垌地方,上枕皂暮深山,下通崖门大海,东北则界连开平、新会、新宁、阳江四县,西南则境接高要、高明、东安、新兴、阳春五县。其地横亘三百余里,荒僻险阻,烟村寥寂,昔为盗贼巢穴。自康熙十八年,集师驱除,始设官田、河头、腰鼓等汛,以资防守。但各汛布置相隔实远,兵数无多,仅以数十名之汛兵,守此九县交界之荒壤,欲其必无疏忽,势所甚难!臣请另增一营,驻扎瓮山内,即于本省督提标下酌拨兵丁,轮派武职带领弹压,以靖草窃窝藏之处,俾匪类无所托迹,此亦弭盗安民之一端也。将见一营添设,而九县之盗俱消,广肇二府之人民皆赖安堵,即高雷廉琼四府之商旅,亦永保无虞矣。

王安国转告朝廷,命兵部执行。从此后,瓮垌地方匪盗敛迹,民众及过往旅商平安。黎正任知县不足三年,即简授(皇帝直接提命,不须经吏部考察)户部主事,仕途直上。

黎正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他在任职期间,时时处处为平民百姓着想,从不为个人谋私利。他不事权贵,杜绝干谒,耻与弄权者同流合污,遇事刚正不阿,以气节自负,故遭奸权中伤排斥,遂称病辞官还乡。他还归故里后,简居《宛在轩》,衣食简朴,会见州府官员,或访问故旧,偕行缓步,一如平民百姓。生活淡泊,两袖清风,问心无愧,不怨不悔,退居林泉,舞鹤清静,怡然自得。正如他在自作的《宛在轩》七绝诗中所写:

坐对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谁知?

飘然一我全无物,八极神游自在时。

诗中表现了他厌恶宦海浮沉、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心态,表现了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和不谋私利的美好情操。

黎正辞官还乡后,关心百姓的初衷不改,为造福桑梓做了大量的工作,至今还被人们传为美谈。当他知道廉江河流经城西二里的河村仔处没有桥,给两岸百姓耕作、生活带来困难时,便不惜重资捐赠兴建了石桥,方便了来往行人。附近民众为了感激他,把这座石桥命名为“建峰桥”。他还慷慨解囊集资,带领黎氏兄弟到安铺紧水仔村附近滩涂筑堤围,捐为黎氏义田,收入为公益事业的基金,解决后人读书,孤寡老人的抚养等困难。

黎正十分关心廉江的文化教育。松明书院是廉江的最高学府,该书院为纪念宋朝苏东坡而建。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县,遇赦而归,途经廉江车板英罗港零禄村暂时留宿,夜燃松明赋诗。村民后来在此建书院以纪念,额日:松明。康熙五十年,石城知县孙绳祖以松明书院旧址辟,乃建于城内东隅。新书院落成时,知名文人纷纷写诗赞颂,时为邑廪的黎正有感而写了一首诗。其诗日:

投荒姓字共识苏,讲学而今志亦符。

傍海孤灯认继照,凌云新院自成区。

偶因麟绝怀先辈,更作薪传待后儒。

从此弦歌应不绝,悠悠千古识廉隅。

诗中寄希望于新书院建立后,从此廉江“弦歌不绝”,文风大振,人才辈出。

晚年,他亲自建书斋“宛在轩”,“宛在轩”选在廉城老城区东南隅,黎屋塘北首正中,三间砖木结构瓦房,三面为栏河走廊,门口为阁亭。大门额书“活泼泼地”,阁亭直挂“宛在轩”牌匾。屋前是与屋齐宽的门地,中有石阶直下池底,两边栽种花木。庭列图书,青荫绿水环绕。冬春池水枯时,可以步行出入,夏秋水满,则摆竹排过渡。轩,是长廊或小室之意,宛,仿佛之意,《诗经.秦风·蒹葭》有“宛在水中央”之句,“宛在轩”就是“水中小室”的意思。黎正在他的七绝《宛在轩》中写道:

轩外环池池外城,红尘隔断水盈盈。

有时夜静同鱼乐,一叶浮空趁月明。

黎正在“宛在轩”中,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写出了《光霁堂诗文集》等著作。他在这书斋中,接送高朋亲友,课训儿孙育后学。他的儿子黎道炳,拔贡生,任广州府龙门县教谕;族侄黎道新,赐举人,任广州府新安县儒学训导,都是在他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为了弘扬廉江文化,黎正为不少有影响的书院、寺院、名人题写碑记。

乾隆八年,黎正谢世。 

●人物轶事

黎正与“宛在轩”。

传说从前廉城黎屋塘中有一水榭,名曰“宛在轩”,是一夜之间建成。“宛在轩”乃“水中小室”之意。“宛在轩”主人,是前清进士、户部员外郎黎正。

黎正为官清廉,关心百姓,不事权奸,遭奸人排斥,遂称病辞官还乡。他欲在黎屋塘中建一水榭,隔断红尘,读书养性。黎正乘枯水季节备足建筑材料,准备动工兴建。突然,天气骤变,大有暴雨将临之势。如降暴雨,池塘水满,建榭就得推迟一年。这对黎正来说,是个极大憾事。上天有感黎正之为人,无奈雨令已颁,只得速派天庭建筑师连夜赶建,在天亮前建成水榭。

  在黎正一家人为此事忧心之时,建水榭工作已在悄悄地进行。天亮后,一座崭新水榭已展现在人们眼前。当大家拍手称奇、欢欣雀跃之际,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顷刻间,池塘水满,水榭已居池水环抱之中。黎正撰《宛在轩》二首云:

轩外环池池外城,红尘隔断水盈盈,有时夜静同鱼乐,一叶浮空趁月明。

坐对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谁知?飘然一我全无物,八极神游自在时。

这就是黎正高风亮节的写照。

黎正在“宛在轩”中,他会见各地州府官员中有识之士,迎接当朝大学士王安国三次过访和接受其祝寿寿章。故当时的“宛在轩”,名动四周,誉满遐迩,成了文化胜地,清廉象征,人人向往之所。 

●大学士王安国看重黎正,三次登门造访

王安国,江苏省高邮县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登甲辰科榜眼,入选翰林院编修,任文渊阁大学士,都察院左御史等职。王安国与黎正同属年友,同朝十余载,相交甚密。

黎正的博大学识,施政有为,志节昭然,深为王安国所赏识钦佩,赞黎正“卓立如鸡群之鹤”,是个不可多得的安邦治国人才,王安国于黎正辞官还乡的第三年,三次到石城探访他。第一次于乾隆五年春,王安国奉命视学广东,前往高凉,路过石邑时访;第二次是同年夏,王安国因离高凉往雷琼,经石邑再次访问;第三次是同年秋,王安国从雷琼归来,取道石城,与黎正相聚,黎正在宛在轩热情接待王安国,席间,王安国反复劝黎正复出,为国为民多做贡献,黎正对宦海生涯心如止水,以母亲年老,应尽孝侍奉,不能远离为由,婉言推辞。王安国回京复旨,黎正送出石门山,王写有《石门山别友》诗一首惜别。诗云:

北接梅关道,南连穗石城。潮随沧海落,山与石齐平。天岫呈秋色,斜阳弄晚晴。仅离三舍影,遥见半轮明。绿树栖锦霞,金波漾翠琼。牛羊来草野,烟火起柴荆。归客心千里,行途驿几程?群英罗伟饯,樽酒叙别情。风起征帆急,潮平去棹轻。鸥飞樯近白,山过目留青。对景图堪写,搜诗句易成。琼台入烟雾,儋耳限蓬瀛。惜别思投辖,铭心若断缨。为公歌此曲,感激意纵横!

乾隆八年,黎正谢世。翌年,王安国复膺巡抚之命,再次巡视广东,王本想乘此机会,再来石城,劝黎正复出。途中接报,黎正于去年驾鹤西去。王安国不胜悲痛,亲笔撰写《户部黎正公墓志》。志中有挽联一对:“当户锄兰悲彼美,满梁落月照遗颜。”以寄托对黎正的怀念与哀思。

●读书典故

黎正少年时期,敬亲孝友,沉潜好学,胸怀豁达。他读书不是寒窗十载,闭门苦读,而是劳逸结合,讲求实学。平日,他时有结伴到田间捉蟹取乐之好,可在读书学习时,他却勤学苦练,手不释卷。傍人只见其表,不知其里,在黎正考得秀才,贡生时,有人说他侥幸,看他不起。

一年,黎正偕书童赴省城广州参加乡试,有一异性邻居闻知,便放言道:“黎正若能中举,我给他提一世靴。”黎正闻知,只置之一笑。路上,他和书童谈笑风生,路过田间,也会捉蟹取乐,可他投店住宿后,却在灯下埋头苦读,不改常性。

黎正乡试后留在省城等候放榜。三天过后,他吩咐书童到考场看榜,说前三名如没有我的名字,以下就不用看了。表现出他对考试充满自信。书童回报,说他中式举人第三名经魁,说完欢欣雀跃,可黎正只一笑了之。

以后,黎正更加勤奋学习。雍正二年,他参加甲辰殿试,中式第三甲八十六名进士,后官到户部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

●人物评价

黎正勤奋好学,青少年时手不释卷,才识精敏,仕途直上。他辞官还乡后,居于自建书斋“宛在轩”中。黎正就在这简陋的书斋中,课训儿孙,助教后学。他的儿子黎道炳,拔贡生、广州府龙门县儒学教谕,就是在他的教育下成才的。在这里,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写出了《光霁堂诗文集》等著作。

黎正生活俭朴。他身为朝廷大员,却过着俭朴的生活。朝廷不少缙绅外巡或还乡,赫然自大,乘车骑,拥仆从,夸耀乡间;而黎正则截然不同,他会见州府官员,或亲故往来,偕行缓步,未谋面者,不知他就是尚书郎。辞官还乡后,常农耕劳作,衣食简朴,一如平民。

黎正为官清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表现出才识精敏,洁己裕民。他不事权贵,杜绝干谒,耻与弄权者为伍,故遭权贵排斥,遂称病辞官还乡。他从官而返,虽两袖清风,却怡然自得。正如他在自作的七绝《宛在轩》中写道:“坐对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谁知?飘然一我全无物,八极神游自在时。”诗中表现了他高风亮节的情操。由于他为官清廉,宰相王安国三次过访,附近州府官员中有识之士也纷纷到来拜访。帝感其学高品洁,遂封赠奉直大夫。

黎正关心百姓,乐善作福。他掣签得福建龙溪知县时,即具疏陈广东肇庆府瓮垌地方,界连九县,荒辟险阻,请另增兵一营,驻扎瓮洞山内,以资防守。世宗准其奏,命兵部执行。瓮垌地方始得安宁,居民赖以安居乐业。他辞官还乡后,在石城城西二里河村仔处,捐资创建建峰桥,方便行人来往。他与合族承垦安铺紧水仔村四周河包等处海圹.捐为全族义田,收益作为公益事业的基金,解决族人读书、婚嫁等困难。

黎正学识渊博,施政有方,为宰相王安国所赏识与怀念。他辞官还乡未几,王安国三次过访了他。王安国回京后,到黎母寿诞时,奉上寿章,借此劝他“移孝作忠,膺一品以荣亲,孝莫大焉”。他过世时,当朝宰相王安国亲笔撰写《户部黎公墓志》,志中有挽联一对,曰:“当户锄兰悲彼美,满梁落月照遗颜”。以此表达他对黎正敬慕之情和深切的哀思。

●故居介绍

黎正的故居在石邑(廉江)石岭汶塘。石邑(廉江)石岭圩西南四里处,有块小盆地。盆地东边,有口水清如镜的泉水池,名叫汶塘。

汶塘四周,绿草茵茵,青山环抱,景色秀丽。正是这景色秀丽的汶塘,孕育出古老的文化和名闻遐迩的人才。

明末崇祯年间,石城县治举人黎民铎(字觉于)中举上副后,不求贤达,矢志烟霞,远离县治,在汶塘东南山隈,建立取名“汶塘”的村居。

民铎到汶塘定居后,一面带领家人垦荒造田,一面将自己的积蓄,购置田地。他把每年收入的钱粮,救济贫民,建立义塾,设立学社,还捐给关圣帝庙作经费。他乐善作福,济公厚贫,受到社会上的好评。岭西道周轼赠其匾曰:道风励世。石城县李琰题共匾曰:第应千佛。

黎民铎在汶塘村设立学社,经常会同各地文人谈经论典,作诗写文。石邑明进士龙大维,远至福建龙溪举人陈爌子明氏,都是他的座上客。有一则神奇故事《腾云席》,就是说黎民铎与友人论学至晚,忽生奇想,同乘坐腾云席飞往省城广州看大戏(粤剧),吃夜宵,漏夜而归。这则故事,在他的作品《易经信》中记载,一直在民间流传。黎民铎自已常在傍晚或月夜,信步于林间、池边、溪傍,欣赏自然美景,遇景赋物,写作诗文,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他著作诗文很多,传世者有《易经信》、《怀古篇》、《道尚录》和《汶塘集》。其中《汶塘集》的“汶塘诗草”和“汶塘填词”,流传很广,影响深远,为后人传诵。因此,当时的汶塘被称为文化之乡,成了文人向往的地方。

为了传扬汶塘光辉的历史文化,黎氏后裔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在汶塘之滨,建立汶塘黎氏大宗祠,将其先祖的功名牌匾、诗文著作,文房四宝及优秀事迹展示于祠内。黎民铎的故居,设立的学社和建办的义塾遗址,也保留下来。但历经二百多年的沧桑,上述的历史文物、古迹,能幸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虽则如此,汶塘的历史文化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转自:廉江市新闻中心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