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麟公出自于孟携、孟坚两种版本之比较

2019-01-24 11:38:11   来源:赣州黎氏 审核:江西赣州黎明       打印  转发  字号:T

只要是用心之人,对我们黎氏族谱稍加研究,就不难发现,黎氏族谱有不少的异同与瑕疵。在宋朝之前,一般都是由官宦达贵所修,直到宋朝以后,一般平民才开始参修谱。平民修谱,由于缺乏更多的权威资料,比如历年代号、古代官阶等,就会有推算错误、理解错误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先前由于交通、信息所限制,造成修谱的极大难度。加之以前的谱,大都是手抄版,经常会有字迹不清淅和错字别字,也是造成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是请他姓人修谱,再加之个别人修谱,为了急于完成任务,东拼西接,错接祖宗。

翻开南康谱和其它各地的谱来对比,就有很多差别特别大之处。

1、如以文魁公为一世排列,第59世的玉成公生兴裕,兴裕生尚乾。比其它各地方的族谱,都多出了一代兴裕公。

2、从51世其连公到86世衬公。南康谱、广州番禺谱这两处谱记录的年份其本相同,但与陆河天麟谱各代的年份都不同,而两个地方的年份推算,都符合逻辑。奇怪的是,年分不同,但他们及配偶的月份日期时辰,都能对上。因何原由,待以后大家详查。如果以80世干公的出生年份来作参考,南康、崇义谱和广州番禺的谱,所记年份与历史相吻合。但仅凭干公历史符合,也不敢就否定陆河谱一定是有误的。

3、天麟公之子文举公,南康谱记录的是文举生学富、学贵、学滨、学清、学仁,学仁再生逸善、逸士等七兄弟。南康谱比其它谱多出的这一代五子,是否具有真实性?

4、从延昌的儿子到天麟,居然有四个版本。一个是延昌次子(编者注:据宁都谱记为三子)孟携版本,还有一个孟坚南康版本、孟坚闻韶版本和孟威版本。

本人经过多年与台湾省黎广林尊长的研究,综合多地族谱及资料,并用出生年份去对比,以逻辑思维来论证,认定天麟公出自于孟携之论点是较正确的。

理由:如果按南康1943年后孟坚版本计算,天麟公(1285年)竟比自已往上数五辈的天祖父淑公(1291年)先出生6年,明显错误。举证如下:以下排世系,以文魁公为1世计算。

孟携版:88延昌----89孟携(1072年)----90挥----91玉度----92在仁----93树----94往----95应玉----96万镒----97天麟(89世孟携1072年生,97世天麟公1285年生,89世 至 97世 =(1285-1072=213)年/(8-1)代=213/7=30.42岁/代,合乎逻辑)。

孟坚南康版:88延昌----89孟坚(1075年)----90戬----91源----92万八郎----93七郎----94念一郎----95先期----96淑公(出生于元至元辛卯年1291年)----97均发、行泰----98自往----99普二----100镕二----101天麟(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89世孟坚1075年生,97世天麟公1285年生,89世 至 101世 =(1285-1075=210)年/(13-1)代=210/12=17.5岁/代,不符合乎逻辑)(而且,从淑公(出生于元至元辛卯年1291年)----97均发、行泰----98自往----99普二----100镕二----101天麟(出生在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这几代来看,天麟公竟比高出自己五代的淑公大6岁,明显有误)。

孟坚闻韶版:88延昌----89孟坚(1075年)----90挥----91清----92树----93往----94应玉----95万镒----96天麟(89世孟坚1075年生,96世天麟公1285年生,89世 至 96世 =(1285-1075=210)年/(7-1)代=210/6=35岁/代,合乎逻辑)(但从崇义、闻韶谱记录来看,从龙镗公之孙伍一公,到迁闻韶始祖太艳公,记录都不详,现在也没哪个地方在用这个版本(包括闻韶)。这本谱的权威性到底有多大,但也只是个人猜测,本人决不敢否定这一世系的真实性。待考!)

孟威版:88延昌----89孟威 (生于宋熙宁已酉年1069年) ----90昉----91德仁----92仲開----93守容----94紹祖----95繼宗----96景先----97鴻希----98信安----99興遠----100智甫----101添卿----102十二郎----103三八郎----104伯五郎----105千一郎----106萬一郎----107天麟 (1285年)(107世 - 89世=(1285-1069=213)年/(18-1)代 =216/17=12.7岁/代,不合乎罗辑)。

据南康谱记载淑公出生于元至元辛卯年1291年。

据长沙谱记载,天麟公出生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下面列举多条证据证明天麟出生于1285年符合逻辑:

证据一:据长沙谱记载(由广东大甫迁长沙),长沙谱系天麟公下十四世举人乔岳编于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这个举人乔岳出生年份很有可能是1594-34岁=1560年。1560-1285年=275年/(14代-1代=13代)=21.15岁/代,合乎逻辑。长沙谱照片如下:

微信图片_20190124112346.jpg


微信图片_20190124112338.jpg


证据二:据台湾黎广林黎氏大族谱网(天麟公之文举公世录,谱来自台湾黎氏族谱)记载: 九七 天麟[万镒四子] 字五山 谥庄贻 生于元至元二十二(1285)年乙酉二月二十一日午时 敕授文林郎赐封举大夫(粤东始祖) 原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宋末时由闽仕粤为番禺尹、梅州知府。在梅州程乡县(今属平远县)大柘开基 殁于至正二十五(1365)年乙已十月初八日寅时。生平清逸好善积德行仁 施田租六十担于西岩寺后改为今大觉寺复施田租八百石立坛庙已位至今大清犹存 葬广东平远县长田何大坑鹃峰嶂顶名 飞天蜈蚣形子山午向详坟茔志有传 配陈氏 字八娘谥静懿 (1287年-1335年)葬平远长田何大坑黎崀岌名飞凤子山午向 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己卯重修 石坟有碑 详坟茔志 继钟氏谥淑德 寿76 葬平远大柘水口南山车上林姓屋后名虎形未山兼坤 子三: 文举.文质.文敏。天麟公又写添麟或天灵,依各派纪录有二妻(陈氏、钟氏)、三妻(黄氏、陈氏、钟氏) 及三子、六子、十子版本10<文孟、6{3[文举.文质.文敏]、文才、文腾、文满}、文昌、文秀、文华>

来源网址:http://www.leeyan.info/lbg/index.htm

证据三:据香港黎氏会刊所记:

几千年來,黎氏迁徒无数次。据《黎氏族谱》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黎氏之族或官而迁,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陕西境)、益(今云南),东向青、徐(今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河北省)。”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黎侨有功被封为永乐候,成为黎姓的浙江明州始祖。黎侨传至唐代(618年--907年)的黎度,进入江西,成为宁都黎姓始祖,以后其子孙又进入福建宁化一带。宋(960年--1279年)末元(1206年--1368年)初,黎天麟进入广东梅县,生六子,其中黎文举又生黎逸士等七兄弟,子孙繁衍,遍传广东珠三角一带。

网址:http://www.lai-clan.org/

而天麟公出生于1285年,正好是宋末元初。

证据四:有黎氏会刊所记的天麟公出生于1303年

如假定就算天麟公是出生于1303年,和自已上五辈的淑公,相差才8岁,也明显不符。

证据五:参考台湾苗栗、花莲黎氏谱(由梅州迁陆河再迁台湾),计算推断天麟公出生于1285年符合逻辑。

97天麟----98文举----99逸士----100乐信----101大勲----102必化----103斌----104德义----105占宝----106春----107馥----108基----109善吾

108世基公,生明弘治乙卯年六月十二日(1495年),卒嘉靖乙已年。

89世孟携公1072年生

97世天麟公1285年生

108世基公1495年生

用数据整理得出结果是:

89世至97世 =(1285-1072=213)年/(8-1)代=213/7=30.42岁/代,合乎逻辑89世至108世 =(1495-1072=423)年/(19-1)代=423/18=23.5岁/代,合乎逻辑

证据六:按南康谱主修黎镇南宗亲之《文学房编后记》所描述

4、镇南描述:据兴国道光十三年黎氏老谱《汀州新祠牌位》载,“十二郎自明于江西抚州宜黄迁居汀州”。而天麟公是生于元末明初,文学是明初由兴宁迁居南康龙回的。从出生时间比十二郎早,而这条世系(指孟携版)十二郎却成了比天麟公高五世的祖宗,这不是风牛马不相及吗?!

本人解释:(江西万载黎氏族谱纪录:玉度长子 在仁 字腾万(行十二郎 原居宁都 移福建汀州上杭开基 殁于宋神宗元丰壬戌(1082)年三月十五辰时 葬上杭县临城六甲村营上(在这里记录的在仁公死都死在宋元丰壬戌年,说十二郎自明于江西抚州宜黄迁居汀州有误。拿一本有误的谱,去推翻孟携版说,风牛马不相及之说也,不存在!)

本人论证:在这里,镇南宗亲也认定了天麟公是生于元末明初(其它各地资料是记录宋末元初)。我们就按他的元末明初来算。那么,我们按南康孟坚版来计算:淑公(出生于元至元辛卯年1291年)----97均发、行泰----98自往----99普二----100镕二----101天麟,淑公生1291年,他的下五辈,按每代25岁来算。5*25=125岁。那么,天麟公出生年月,就应该是1291+125=1416年。元未明初,是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这两年。而上面推算出的1416年,却是明永乐十四年了。而记录的是,宋末元初天麟公是当了番禺尹退休后返福建,中途遇贼寇才迁梅州程乡大柘的。按退休年纪,最少也在60岁左右,就是1416+60=1476年了,也就是天麟是明成化十二年迁梅州。虽然按镇南的说法,不能证明天麟是出生1285年,但可以铁证,天麟即便是按镇南宗亲说的出生元末明初,那就一定不可能是淑公的下五代,无疑不能自圆其说。

证据七:据梅州日报客家人载

元朝官员黎天麟原先居住在南京,后来迁居江西,继迁福建宁化,再由福建到广东任番禺尹(即府太守)。"肇庆七星岩"五个飘逸大字,正是黎天麟当年在任时所题书,至今笔迹犹存。黎天麟为官清廉,文武双修,政声卓越。对周易、卦象颇有研究。黎逸士在祖父身边,耳濡目染,自小对天文地理就情有独钟,喜欢学习,接受祖父指点,为日后的宏图大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元末世乱,年纪渐迈的黎天麟,意欲落叶归根,回福建老家颐养天年。无奈与长子文举在回家途中,盗寇横行,不得还乡,只好在程乡县大柘村落马桥(今平远县大柘镇水口村仙水塘面黎屋山)斩山伐木,辟地开基,定居下来,成为黎氏在粤东的开基祖。黎逸士的父亲黎文举,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他恪守家业,在父母身边晨昏定省,广置田产,家业尽盛,发至良田万顷,成了当时州府闻名的大富翁。其生有七子,逸士排二。

黎逸士,又名翼士,谥辅君,号馒头,形貌魁伟,胆智过人。元末时,逸士血气方刚,伴随叔父文敏在江西饶州任武夫。其时,逸士对周易星象卦爻的研究已日臻精通。叔侄投缘,文敏每有难解之事,即唤逸士推卦以解困惑。

公元1363年7月20日,朱元璋的水军与陈友谅的水军分别来到了鄱阳湖,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的船舰又高又大,连舟布阵,投戈断江,舢舻千里。朱元璋的船又矮又小,还有一些渔船,自然处于劣势。结果,朱元璋被陈友谅围攻,险象环生。其部下韩成急中生智,跟朱元璋换穿衣袍,欺骗了陈友谅,后毅然投水代死而解围。接着,陈友谅又截江阻拦。其麾下骁将张定边率领他的舰船拼死直冲朱元璋旗舰,要在百万军中取朱元璋首级。朱元璋慌了,连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更遭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动弹不得。朱元璋眼看拍岸惊涛,浪险风高,束手无策,只能仰天长叹:"天绝吾也,奈何~奈何~"

值此关键时刻,素谙水性,在附近等候多时的黎逸士见状,迅速夺一渔舟,疾驰至朱元璋坐舰边,将其拉入船舱,冒着惊涛骇浪,飞桨驾渔舟而去。舱中,惊魂方定的朱元璋感到饥饿难忍,逸士捧出馒头,让朱元璋充饥。及至上了对岸,朱元璋手下大将康茂才也带兵赶来救护,使朱元璋脱离了险境。朱元璋见逸士忠勇过人,甚为器重,随即撕下穿在身上的一块袍角,捧于逸士手中,说:"吾日后若有出头之日,以此物为据,定当厚报~"

公元1368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建国大明,史称明太祖。当上了皇帝的朱元璋记起当年夺舟渡江救他一命的壮士,于是诏告天下,以核对袍角为据,感恩鄱阳湖救驾之人。逸士素来淡泊名利,加之经过易数推算,认为朱元璋只能同甘苦,而不可共享安乐,史上狐兔死、猎狗烹的教训更使他不愿彰显救驾之功。但明太祖派人多方探访,终于得知逸士下落,遂诏令其上朝廷核对信物----袍角。在确认无误后,朱元璋论功行赏,问逸士有何要求。逸士回说:自己年迈无为,只求皇上恩准回乡颐养天年便足矣。于是,朱元璋敕封其为副将,赐名辅君;因给以馒头吃,赐号馒头,当面称其馒头公。并褒封黎逸士三代俸禄,钦令居住地官府多加关照。及后,黎逸士携其五子黎乐信至丰政都大椹(今名丰顺丰良成西村),但见此地峰峦毓秀,山环水抱,遂卜居下来。其时大椹族少人稀,籍隶海阳。

黎逸士享寿八十有余。他去世后,葬丰顺大椹寨下潭面上金龟下水形,又名翠子登潭形,坤山艮向。据《黎氏族谱》载,黎逸士传下裔孙枝繁叶茂,除丰顺创基地拥八千余众外,还迁移国内、外者甚多,诗书传家,兴旺发达。

来源于http://mzrb.meizhou.cn/data/20100319/html/10/content_1.html

上面所讲的,天麟公之孙黎逸士救朱元璋于1363年7月20日。他救朱元璋时,假定他是30岁,那么黎逸士出生年月是1333年。他到他爷爷天麟1285年是1333 年 —1285年=48岁。他出生时,他爷爷48岁,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关于南康德高望重之宗长镇南的《南康黎氏源流之我见的一些看法》,有些地方还是有所质疑。下面就是对宗长肯定天麟是孟坚的一些理由作出的一些质疑:

镇南理由1:南康黎氏族谱记载的源流资料清楚严谨,具有权威性。

本人质疑:不可否认南康黎氏族谱记载的源流资料清楚严谨,但记载详细的只有均发、行泰公房下的世录。同样出自南康族谱的天麟公,却一点都不详细,以至于想找文学公下面十几代人的生殁年月都没有。

镇南理由2:所描述的文学是自往公四世孙,在南康谱和遂川草汾谱均有记载。

质疑:没有提供证据加以解释。

镇南理由3:孟坚之孙黎戬(进士)、六世孙黎淑(进士,行泰均发之父)主修黎氏族谱。

质疑:这是一个偷梁换柱的概念,黎淑公不可能可以知道比自已下5辈的来孙,他的名字就叫天麟,并把它记上族谱。

镇南理由4:自德、淑俊、启栋、天麟之孙学仁,一脉四代参与修兴宁谱。

质疑:本来就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天麟与自往是同出一脉的证据,这里却说他们是一脉四代。关于天麟公之孙学仁,就假定学仁在修谱,他可以证明他是天麟公的孙子,但就凭此也证明不了天麟就是孟坚版本。再说学仁在修谱时,也没有说过是孟坚版本的事。而是在学仁修谱之后的500年后,由乐尧公编修这条世系的。除南康现代版谱记载到有天麟生文举,文举生学仁,学仁生逸士七兄弟,而逸士却成了天麟的下四代外,其它各地族谱,都没有记载有学富、学贵、学滨、学清、学仁他们五兄弟,都是天麟生文举、文举生逸士。

镇南理由5:宗长走访了宁都、赣县、信丰、遂川、泰和、寻乌、上犹、崇义、平远的石正和兴宁霞岚、坜坡、新坡、叶塘等地考察。

质疑:对宗长的不辞辛苦,为黎氏族谱的奔波和劳累,无比敬佩。但这些地方的天麟公子孙,都是天麟分支出去的。而真正天麟公发源地梅州,却没提有到过。天麟公是梅州的始祖,在远隔梅州千里的地方,去找梅州天麟公的文化,难免会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

还有一点质疑就是,按以前南康老族谱的记载和梅州天麟公系谱记载,从孟携1072年——1943年共有871年历史,1943年——2010年共67年。为什么67年的历史竟然可以否定871年的历史?既然承认南康黎氏族谱记载的源流资料清楚严谨,造出来的谱不会错,那么1898年敬襄公到1943年乐尧公之前造的南康谱,就不是南康谱了吗?

引:一九九八年联修宗谱序 原文如下 (而在1898年敬襄公修谱见别人一条有天麟的源流,就记录家谱而认先祖。在1938年乐尧公(承镐)修谱时源流照旧。在1942年黎边修谱时两谱对照,发现文学二哥文质后裔于1839年修谱时会同自德、自行后裔去兴宁找回先祖源流,查明行泰与均发属同胞兄弟,于1916年与黎边联修。在1942年再次修谱时,乐尧公与黎边谱对照,不仅文质是天麟之子,还明确天麟是行泰后裔与黎边是同一父系血缘之后裔)。

在这里,乐尧公仅在1942年拿家谱与黎边谱对照了一下,就诞生了天麟公出生孟坚版本之说。这太过勉强!而凭什么就说1898年敬襄公,就是没有去认真比对,了草行事,去捡了一条别人的版本做祖宗呢?顺便说一下,梅州谱记录的文质,当时是在运粮,被贼寇抢。交不了差,官府就通辑他。他带着儿女,逃迁江西,后迁湘鄂。本人认为,江西赣州文质公之后裔,应该到梅州去找祖源,会比去兴宁找祖更有合理性。

在镇南之文学房谱编后记述:

镇南理由1:我于1998年12月8日至孟携迁居和后裔地,广昌甘竹镇鹅龙村山下组找到了孟携世系1988年修谱主持人黎绵华,并查阅了谱册和复印孟携十一世系图,根本就没有孟携儿子扬和挥、孙玉度的记载。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按宁都谱记的,孟携生的是钅夫、、越、钰三个儿子;按广东宗人谱和湖南炎陵谱载孟携生二子扬、挥。本人并没有看到说,孟携是迁居广昌甘竹的记录。

镇南理由2:查阅宁都、兴国、赣县、遂川黎氏谱,均有十二郎到万一郎记载,这是孟威后裔。

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孟威这一系是大错特错,下面我有给出一个图表:

微信图片_20190124112403.jpg

在这个图表当中,其实广东闻韶是崇义聂都龙镗公之后裔。本来这几次修谱时,都会同南康联修。但上面的南康谱和闻韶谱,竞然有孟坚两个版本。一个是12代,一个是7代。如果孟坚版是正确的,那这两个版本又该信哪个呢?

在上图表当中,孟威版本的从孟威到天麟,一共是18代。88延昌--89孟威 (生于宋熙宁已酉年1069年)-- 90昉--91德仁--92仲開--93守容--94紹祖--95繼宗--96景先--97鴻希--98信安--99興遠--100智甫--101添卿--102十二郎--103三八郎--104伯五郎--105千一郎--106萬一郎--107天麟 (1285年),107世 - 89世=(1285-1069=213)年/(18-1)代 =216/17=12.7岁/代,不合乎逻辑,每代只有12.7岁。稍有点常理的人都知道,每代12.7岁是根本无法生出一代人的,所以这个版本是完全可以排除的。

本人是崇义聂都龙镗公之世孙,并没有站在一边说话。本人研究黎氏族谱有数年之久,和台湾省黎广林(研究黎氏族谱二十年之久)一直都在研究和探讨天麟公之谱系的错误和广东南雄珠玑始祖待举公新会版和海丰版之疑惑,并共同创立了黎氏大族谱网。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孟携之版本更具权威。同时,本人虚心接受各方宗亲的指导,探讨研究黎氏族谱。

文魁公120世孙,龙镗公30世孙:黎瑞君 谨言


资料来源:赣州市黎氏宗亲联谊会、度公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1548248546669336.jpeg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