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恩平市那吉镇云礼石头村(黎姓村庄)

2019-01-22 06:55:37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国强       打印  转发  字号:T

t01903d998656e1150f.jpg

云礼石头村位于恩平市那吉镇的西部,东距325国道(广湛公路)11公里,距金山温泉度假村3公里,从市区恩城向西南驱车25公里即可抵达。

该村占地约200亩,它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石头古建筑著称,房子是用石头建的,路是用石头铺的塘基是用石头砌的,村边的水渠是用石头筑成的,村子围墙、菜园地也是用石头垒成的,这些石头建筑,巧夺天工,独具一格。石头村历史悠久。这里曾发现4500多年前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的石器,也发现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少数民族曾活动过的遗迹。石头村其先祖姓黎。

11fa000260e9ccdbdf33.jpg

历史文化

石头村是条充满神奇色彩的古村,据黎氏族谱记载,从黎思文翁,第八代至二十代,人的寿命平均为77岁,最高黎思文翁95岁。村中溪水相距150米,但上游的水比重比下游的轻。这些至今还是一个谜。传说黎氏第十世祖黎源广葬于鹅山,因其家人不按照风水先生的吩咐,要等到黄茅高过耳的时候才下葬,提前时辱下葬,结果那山穴周边的黄茅象箭射到皇帝的琴台上,皇帝认为是大贼作反,十分惊慌,而派兵南下到那吉进行镇压,并误杀那吉平地园村的村民,黎氏也遭受了一场较大劫难,源广所生的八子中仅第八子振胜被阳江来村的马氏表姑婆用麻裙罩住才免一死,后来用狗乳汁喂大成人,并取小名贱。所以至今,那吉姓黎的人都不食狗肉。明末清初,云礼村出了一名武艺高强的草寇王黎毛爪,他不满清延的腐败反动统治,劫富济贫,投奔抗清英雄王兴的义军队伍进行反清斗争,深受当地群众传颂。

石头村人才辈出,解放前连长以上3人,解放后的团级干部1人,获博士学位1人,副厅级1人,大专以上及副科以上22人。此外,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中,亦不乏黎氏英才,风流人物多不胜数……

七十年代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山乡风云》,有不少重要场景就在这里拍摄的。

11fa000260f57fce60fd.jpg

创始人

创始人黎思文翁,他是入粤的黎氏第八世祖,排行老三,考取贡生,派往南恩州(即今阳江市、恩平地区)任职南恩州教授。明代洪武年间,正值战乱频仍,一天,他与家眷数口,长途跋涉,来到云礼附近的良皮河。这条河虽然不宽,但河水湍急,令人望而却步,孩子挽妻过河先上岸,但思文翁独自一人行至河中,脚踩滑石,失足跌倒,眼看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时,他急中生智,立刻用手紧紧抓住岸边凸出的一块巨石。那巨石形状怪异,巍然屹立。思文翁幻觉有人用力拉住他,便乘势往岸上一跃,终于脱险。妻子儿子见思文翁脱险,转惊为喜。思文翁站在河边,凝视着裸露在良皮河上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头,感慨地想:我在这小河遇险,脱险,莫非是天意留我们在此落籍?他眼睛豁然一亮,望着滩上白亮亮的石头。暗暗地决定:"好!我们就在这里定居立村。"从此思文翁与其子孙们便开始在石头村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创家立业。600多年,现开枝发叶为9条自然村,300多户1940余人,成为那吉镇人多的姓氏之一。

212843kgg4fdwyiwcg5kc4.jpg

布局特色

石头村,布局得当,错落有致,古韵犹存,石径通幽,古榕参天,荷花飘香,有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提词巨石屹立在大门口;有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陈设;有千年历史用作水稻脱粒的石碌和榨糖的石碌;有别具一格的古榕夹石的大门口;有用来灌溉的水车;有淀粉土法加工糟;有摆设多种石头的石室;有农民自产的农副产品;有家乡风味小食等等。总之,它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富有特色的石头村.

1176128174019_mthumb.jpg

地理位置

石头村(原名云礼村)位于恩平市那吉镇的西部,东距325国道(广湛公路)11公里,距金山温泉度假村3公里,从市区恩城向西南驱车25公里即可抵达。该村占地约200亩,它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石头古建筑著称,房子是用石头建的,路是用石头铺的,塘基是用石头砌的,村边的水渠是用石头筑成的,村子围墙、菜园地也是用石头垒成的,这些石头建筑,巧夺天工,独具一格,成为恩平市独一无二的、地地道道的石头村石头村历史悠久。这里曾发现4500多年前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的石器,也发现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期少数民族曾活动过的遗迹。

300001051406130611867477165_950.jpg

传说故事

那吉镇云礼村,是恩平市一条别具一格的村寨,一条地地道道的石头村--房子是用石头建的,路是用石头铺的,塘基是用石头砌的,菜园四周是用石头垒的,村边的水渠也都是用石头筑成的……不是置身其中,你很难想象出,那一块块的卵石怎样拼成雕塑般的壁画,使这古老的山村呈现出千姿百态。追溯云礼人的石头之缘,虽然没有史料确切记载,但为何要用石头建屋筑路,云礼人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明代洪武年间,云礼村的创始人黎氏八世祖思文翁,因战乱而举家南迁。一天晚上,思文翁酣睡中作了一个美梦:"一个美丽动人的仙女对思文翁说,你到了一个石头最多的地方,就可以在那里定居立村了。这些石头是天神创造的宝物,对你们最有用"。思文翁对梦境铭记于心。他与父母经长途跋涉,徒步来到云礼附近的良皮河。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河水湍急,令人望而却步。善良孝顺的思文翁挽着年迈体弱的父母过了河,他回头要过河拿行李,但刚转身脚底一滑,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他急忙抱住一块凸出水面的大石,那大石形状奇特,屹立如人。思文翁幻觉中似乎看到梦中所见的姑娘在拼命拉他,他鼓足劲往石上一跃,终于脱险。双亲见到脱险的孝子,转惊为喜。思文翁站在河边,凝视着裸露在良皮河上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头,感慨地想,我在这小河遇险,又在这小河脱险,莫非是留我们在此落籍的天意?他回想起梦中的仙女对他说的那番话,又想起落水遇险仙姑救他的情景,眼睛豁然一亮,深情地凝望着河滩上白亮亮的石头,暗暗赞道:"好!我们就在这里定居,就用这河滩、河床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石头,构筑我们的家。"

思文翁在云礼定居了。由于他勤劳善良,孝敬双亲,博得了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慕,后来结成恩爱夫妻。经过思文翁及其子孙们数十载的辛勤劳动,终于用石头建成了一条古朴的云礼村。村子依山而筑,全村3O多间房屋,全部是用各式各样的石头垒叠而成。前头一排石屋稍低。后面的石屋依次稍高,布局得当,错落有致,石屋与石屋之间,工整对称。中间巷道,用多种石头铺成,笔直平整。石屋的炉灶、桌子、凳子也是精选各种石头加工而成。村前的塘基、村道及村边的水渠等等,无一不是石头建造。村子的四周,用石头砌了两重二米多高的围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第一道围墙砌上东南西北四座大石门。第二道石墙砌有东南西三座石门,其中以第一道围墙的南石门为最大,是村民的出入门口,北门则是早晚放牧牛羊的出入口。垒这二重石围墙,当然是用于防范士匪盗贼,真是石壁雄关。相传,清朝某年,时势动乱,匪贼猖獗,云礼人备受荼毒。为了对付盗贼,云礼人充分利用了取之不尽的石头,作为对付盗贼的最好武器。云礼人在村前石闸及家家户户的门口,把石头置于门楣之上,用吊绳制成活动的拉索,门槛下面设机关,盗贼若推门而入,一踏中机关,石关即重重砸下,要盗贼脑袋开花。

民国大饥荒那年,饿殍遍地,云礼人吃不饱穿不暖,到了饿死边缘。云礼人又想到了取不尽的石头,于是用牛车把石头拉到圩上作为建筑材料卖给有钱人建房,赚钱养家,至使云礼人在饥荒之年没有饿死。因此,石头是云礼人的命根子。近年来,云礼人仍然把石头当建材出售,在三、四公里外的那吉镇上,居民建房子打地基用的就是云礼的石头。

云礼村人世代砌石屋,砌出了许多能工巧匠。那些石头,无论是圆的、方的、长的、扁的,一经云礼人的巧手,便成了很好的石料,砌叠成墙,大小宽窄,恰到好处,任凭风吹雨打,经久不塌。云礼的石屋、石围墙、石塘基、石路、石水渠、石巷道等等,近看似龙鳞龟甲,远看如壁画图案,像抽象派雕刻大师的经典杰作,极有韵味。其建筑结构,图样设计,堪称恩平石头建筑之一绝,令人叹为观止。今日云礼村,古韵犹在。透过那一间间历经百年沧桑而坚固依旧的石建筑,可以看到云礼人祖祖辈辈对石的钟情和用石的智慧。尽管今天的云礼人已一户户的从这条古村迁出,但在新建的村里,他们一样继承祖宗之法,用石头建房,用石头铺路……石头,给了云礼人立村之本;云礼人,赋予石头新的生命。云礼村现已由恩平市开发为旅游区,云礼石头村特有的古朴风情,为海内外游人提供了返朴归真的享受。

W020131206355765570737.jpg

村游纪事

从恩平往西行,经过繁华的市镇,渐渐往大山深处行去。路边是一片片稻田,沿着缓缓山势逐级而下。正是深秋,收获的时节刚刚过去,收割后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金黄色,偶尔见到有几群小鸡,在田地寻找那些遗下的稻谷。 进入石头村只有窄窄的山路,路面是用石头砌成的,路边的水渠也是石头砌成的,清澈的溪流从这里流过。走过小路,突然间眼前开阔起来,原来我们到了村口,这里是村的晒谷场。现在,谷已经晒过了,一些剩下的稻草被堆在旁边,一群小孩子在谷场上打球玩耍。 然后,我们开始走进一个全部由石头砌成的世界。

石头村在丛山的环抱之中,除了我们来的那个方向,其余三面都有青山环绕。在山的环抱里,山底下的小村显得特别清幽。阳光从山的那一边射下来,古村里所有的建筑上都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走过晒谷场,是一个圆形的池塘。池塘里种满了浮莲,在秋天里开出粉红的花。池塘边是矮矮的垂柳,虽然没有青翠的叶子,但柳枝依然柔曼多姿。村里人说,这些浮莲、柳树都是为开发古村旅游时种上的,只有几年时间,现在看起来倒像是与古村一起走过多少岁月一样。 池塘的边上有一个不大的祠堂,正面有"梁思文公祠"的横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点装饰。这也是村子里最高的建筑,从一些石灰脱落处可以看出,祠堂的外墙同样是用石头垒成,而前面的柱子是用一整块石柱撑起,这在村里其它房屋没有见过。 站在外面望去,祠堂看起来高大堂皇,但是当我通过开放的正门走进祠堂一看--我惊呆了。完整的外墙后面,竟然杂草丛生,整个建筑只剩下几堵残墙,依稀可以看出原来的结构。就像是澳门的大三巴,岁月的侵蚀破坏了它的内部,而外墙还完整地矗立着。 老人梁文照说,这个祠堂在民国六年曾有过一次维修,以前,祠堂里摆着先人的灵牌,每年全村人都在祠堂里祭祀先人,这里经常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后来再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祠堂渐渐荒落。但不知为什么,即使祠堂的内部建筑全部塌下,而外墙却巍然不倒。

W020131206355828436694.jpg

W020131206355732324376.jpg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