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经学家:黎錞

2019-01-16 08:31:42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錞,字希声,生卒年不详,北宋渠江县(今四川省广安市)人,著名经学家。宋庆历癸未年(1043)中进士,熙宁八年(1075)任知眉州,后官至朝议大夫。据广安井河龙马黎家坝“黎氏邦祥祠堂”石碑记载,黎錞实系北宋建隆初年入蜀的黎嵩之孙。世代乃书香巨族,谨厚淳朴,以诗礼传家。直至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黎氏族众惨遭涂炭,幸存者寥寥,有的远逃贵州、陕西、达州、仪陇,近至蜀治各府州县。故现各地均有黎姓后人以黎錞为祖,记载于谱的现象。

黎錞年轻时苦读经书,夜阑人静仍吟诵不止,甚至如痴如呆。据传,乡人中有好事者试其心志,于一天夜里邀一女子去其书斋前,让这女子娇声娇气地呼唤他的名字。黎依旧手不释卷,目不斜视,口占一绝云:“十里楼台五里亭,忽闻花里唤黎声。状元本是天生成,故遣嫦娥报姓名。”好事者摇摇头,认为他真是个书痴。

 黎錞任知眉州期间,仁明而不苛秩,深受民众爱戴。三年将满,百姓上书朝廷苦苦相留,因继任三年。苏轼与黎錞交往甚厚,故在其所作《远景楼记》中,赞黎“简而文,刚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又在其《寄黎眉州》一诗中,表达和好友“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的愿望。

黎錞一生致力经学,中进士后留京作侍讲,在人才云集的北宋京师中名噪一时,众多学士均视他为“大儒”。任知眉州时,再度当国的王安石著《三经新义》,诋《春秋》为“断烂朝报而不列太学。黎不苟同,撰《春秋经解》,苏轼以“治经方及《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的诗句赞其行。此书计十二卷,并附有统论。完成后,又著《校勘荀子》十二卷。人称之为著名经学家,获“文学苏洵,经术黎錞”之美誉。宋代学者吴荐对黎更是推崇,他在《赞黎》一诗中写道:“三传融心,六一修契。经术扬诞,得知英帝。仕学兼优,借留斯致。笺简遗言,百世争媚。”

黎生性质木,行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黎不知“檬子”系一树名,不以为意。一天,与朋友骑马过集市,遇见一卖檬子树的人大声叫卖“梨檬子”,才猛然省梧,并为自己的“迂”而捧腹大笑,差点从马上跌下来。这事,一时被传为趣闻。此事见记于苏轼之《东坡志林》,清《广安州志•拾遗志》亦有文字记其事。

 今黎氏后人的神龛上书“经术重光”四字,实为缅怀先祖黎錞,期希弘其文德。惜乎今少有人知,其人其事亦慢慢湮没于历史的尘土之中。

附:

黎氏家祠源流碑誌(原文节录)

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建国之始,宗庙为先,敬宗之道,睦族为重。修祠刊碑,非仅为木本水源思,亦尊祖敬宗之至意也。噫!我黎氏京兆郡,原籍江西饶州府淳梁县,汉唐以前远无可稽,自宋之建隆初,鼻祖黎嵩公入蜀之广安,谨厚谆朴,以诗礼传家。其孙錞公,字希声,由进士官朝议大夫;侄孙侚公、侁公亦由进士厥,后代有伟人书香克继诚巨族也。所惜明末沧桑,天下鼎沸,崇祯壬午年闯贼破蜀,馀党姚黄肆行焚掠,乙酉岁(注:公元1639年)入广安,荼毒甚惨,閤族俱遭蹂躏,世业灰烬。族之免死者无几,即幸而获免,或远之贵州、陕西、达州、仪陇,近而蜀治各府州县。今虽衣冠各出,要皆嵩公之一脉所流也。我房朝邦,无誌可考,弗敢妄录。独我祖朝祥公,原配于老孺人,披荆斩棘,破草开荒,创垂斯地名曰黎家坝。朝祥公得三子:贵友、贵攀,朝邦公无嗣,唯攀友二公承先启后恢复家声。是时大乱初平,草创未定,未定谱序,幸贵友公得二子,贵攀公得四子,合计六房,迄今凡三百矣。……

(原石碑现存于广安井河镇龙马村黎家坝“黎氏邦祥祠堂”正殿内)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