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潢涌黎氏宗祠赋予文化载体新含义

2019-01-14 06:23:24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中堂潢涌村是东莞市历史上四大名乡之一,拥有众多古建筑群,黎氏大宗祠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历史悠久,布局独特,内涵丰富,是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得以保护的不仅是古建筑群,更是历史和文化。

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面对旗峰山,坐落在一块龟形的土地上,四面环水,黎氏祠堂就像一只乌龟从池塘里爬出来,伸向潢水中饮水。

中堂镇宣传办工作人员:“我们黎氏大宗祠从2004年的时候是最后一次修葺,最后一次重修。”

黎氏大宗祠从始建至今共经过7次维修,如今保留了明、清、民国时期的风格特点。“钦旌德本”、“文章御史”、“忠孝堂”,一块块承载着历史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黎氏宗祠的一座厢房内,几位土生土长的潢涌老人,退休后便一直在这里整理修订村志和房谱。74岁的黎炳铿自2004年便来到了这所新修缮的祖祠,收集整理村里的家谱、房谱和族谱,编写村志。这本《潢涌村志》有63万字,编写花费了5年时间。

黎炳铿:“这些经过解放以后好多场的运动,历史的资料好多是断层的接不上去,这个是最大麻烦。要走访那些老人,老人家有些年纪太大记不下来,能够记下来的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工作急也急不来慢慢来。”

散布在各地的黎氏子孙,对于村志的编写工作,都非常支持,有些人甚至不远万里从国外回来认祖归宗。

黎炳铿:“祠堂是我们祖宗的地方,最好清净。第一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办公,他们来这个地方 也会愿意来,他们知道我们搞这个族谱都想认祖归宗,都想把这个记录下来。”

从宗祠后围墙的东西两门走出,又是另一番景象。亭台轩榭环湖而建,红花绿草倒映其中。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沿着湖边的明志廊一直向前至日月轩,从黎光的《痛陕西灾情》的忧国忧民情节,到《黎氏大宗祠碑记》中的家训,都向后人诉说着黎氏家族的历史故事。

中堂镇宣传办工作人员:“每一年都有一些小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2006年的时我们这里又继续重修,村委会花了大概三百多万。祠堂后面修葺好了主要是为了作为一个德育教育基地,去教育后人。” 

转自:东莞阳光网讯  作者:欧阳玉明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