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港珠澳大桥之歌《海上金桥》的作词者是黎强

2018-10-24 02:17:23   来源:黎子龙 审核:黎业伟       打印  转发  字号:T

WechatIMG2474.jpeg


慢新闻 | 港珠澳大桥之歌《海上金桥》,词作者是重庆一位保险公司职员


WechatIMG12.jpeg

黎强讲述他的创作经历

“你把桥放在梦中,我把梦放在桥上。你筑一个有形的梦,我筑一个无形的桥……”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用这简短的8个字作为题目,总体评价港珠澳大桥之歌《海上金桥》。

港珠澳大桥之歌《海上金桥》,词作者黎强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

这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从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到正式通车,前后历时14年。

远在千里之外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重庆,黎强的心也因《海上金桥》与港珠澳大桥连在了一起。

黎强是《海上金桥》的词作者。他为港珠澳大桥创作了这一首"港珠澳大桥之歌",并由90后曲作者易茗在获奖晚会上面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进行了演唱。


一首歌

在办公室,黎强每天面对的都是报表、文档

“唯有创造才是快乐的。”正如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如此评价创造一样,美好的事物都离不开创造力。

"好像天上来,好像海上来,美丽的金桥连接所有的期待……宛如心中来,宛如梦中来,雄伟的金桥联通所有的情怀。"说起《海上金桥》这首美好的歌,黎强对歌词烂熟于胸。

“我创作这首歌词,只用了30分钟。”黎强创作《海上金桥》,可以用“一气呵成”来形容。

说起创作《海上金桥》的细节,镜头得拉回到4年前。

2014年11月底,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和珠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发起,港珠澳大桥工会联合会承办的“港珠澳大桥之歌”主题创作歌曲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启动。

黎强看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有了“我为港珠澳大桥写首歌”的创作冲动。他立即坐到电脑前,用了不到30分钟写成了初稿。

黎强把《海上金桥》的初稿创作出来以后,自我感觉还挺不错。然后,他就一字一句诵读歌词,从节奏、音律、美感等多方面打磨、反复修改,直到第二天凌晨,终于完成了终稿。

“我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朴实的中国元素放入歌词中。”黎强说,他通过抒情、优美的音乐语言,将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连接三地的雄伟气魄予以高度赞美,从而抒发了对大桥最深沉的热爱,也充分表达了一桥三地的人们迈向金桥、迈向美好的期盼与向往。

黎强充满感情地说,他一直相信,只要曲作者心中有这座“海上金桥”,就一定能够创作出让词曲作者满意,让大桥建设者满意,让所有热爱大桥的人们满意的好作品。

他的这番慷慨陈词,有着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底气。好的作品,一定会有欣赏的人。当时正远在大洋彼岸留学的易茗,看到了《海上金桥》歌词,立即有了为这首歌词赋予气势恢宏的曲调的想法。

易茗,这位被称为“港珠澳大桥的女儿”的海外学子,在为《海上金桥》谱曲以后,亲自演唱,一路披荆斩棘把《海上金桥》带到了港珠澳大桥现场。

2015年7月,经过对100多首歌词多轮评选,“港珠澳大桥之歌”主题创作歌曲征集活动公布20首入围歌词,《海上金桥》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2016年底,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新春慰问茶话会上,《海上金桥》压轴演出,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2017年1月,“港珠澳大桥之歌”主题创作歌曲征集活动落下帷幕,《海上金桥》等5首歌曲最终入选,其余4首分别为《梦桥》(韦伯作词、方岽清作曲)、《中国桥》(王明亮作词、柯德胜作曲)、《牵手东方蔚蓝》(刘刚作词、杨林作曲)和《跨越伶仃洋》(杨显群作词、范家慧作曲)。


一个梦

每天下班后,黎强就进入创作歌词的忘我状态

词作者,黎强;曲作者,易茗。他们都因同一个梦——用音乐艺术作品传递中华儿女对港珠澳大桥、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把目光聚焦到了《海上金桥》。

黎强创作的《海上金桥》,能够从众多应征歌词中脱颖而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重庆一家保险公司的办公室高级经理。

与成千上万的保险员工不同的是,黎强除了是保险公司员工,还因为酷爱创作而拥有多个头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在办公室长期与公文打交道的人,又是怎样与歌词创作结缘的?

1963年,黎强出生于重庆一个有着四面山水的地方——江津。他从十七八岁开始,就喜欢写诗歌、散文,而且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兴趣。

有兴趣的人都自带光芒。从写诗歌、散文,到创作歌词,只隔了“一个儿子”的距离。2008年,黎强的儿子从重庆江津中学考入西安音乐学院。

“当儿子跨入音乐学院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学音乐,我来写歌词。”黎强说,就因为这一句看似“戏言”的话,竟让他一发不可收拾,迄今已公开发表歌词、歌曲作品2500余件,荣获各类奖项近300次。

平时脑海里装的是公文格式,下班以后要切换成歌词创作模式。黎强对此只说了四个字——相当痛苦。“幸好歌词创作与诗歌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易茗对歌曲创作的投入和敬业,很让我感动。”黎强说,小易一发现他的歌词以后,为了给《海上金桥》谱曲,三次专门回国到澳珠澳大桥采风。

1990年,易茗出生于湖北武汉。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宾州费城天普大学博耶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现就读于美国麻州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声乐表演,攻读艺术家文凭。曾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闫国宜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剧演员李秀英副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Randi Marrazzo教授。

之所以对港珠澳大桥之歌充满创作热情,那是因为她是“大桥的女儿”。易茗的父亲易有淼,曾担任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项目总监。

在父亲的影响和鼓励下,2015年盛夏,易茗赴港珠澳大桥营地找寻创作灵感。她用20多天时间,既感受到了大桥的炙热温度,又更加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对这座桥心心念念,为之虑、为之苦、为之笑。她除了创作《海上金桥》的曲子,还创作了《最炙热的爱》的曲子。

“创作完成的阶段,是需要沉淀和自省的。我站在桥上,唱着我写的歌,内心所有翻涌的感情都平静下来了。”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易茗这样说,“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大桥是我灵感的来源,也是我作品最后的呈现;是我内心澎湃的始作俑者,也是我内心平静的守护神。”

黎强与易茗,两位港珠澳大桥之歌的创作者,身处两个“跨界”的家庭。一个是有着“桥梁梦”的父亲,一个是有着“音乐梦”的女儿;一个是有着“歌词梦”的父亲,一个是有着“艺术梦”的儿子。

有梦想的人,谁都了不起。


一片情

用笔记本记录下一首首歌词,10年内他创作的歌词超过2000首。

公文和歌词之间不断地切换,黎强说,他是在用家国情怀创作歌词。家国情怀是“一个音乐人的灵魂”。

黎强说,多年的歌词创作过程中,最让他感动的是创作《老家在中国》的时候。这首歌是用我国传统音乐元素,表达了华人对祖国的眷恋。“这首歌已经被北美电视台购买了版权,成为北美电视台每年华人春晚的压轴歌曲,拍的MV也在洛杉矶的大街上播出。

《老家在中国》这首歌,黎强作词以后,引来了多位名家。内蒙古作曲家吉日木图谱曲,端木秀编曲。词曲完成以后被广州一家音乐单位发现,最终促成了每年北美华人春晚的压轴歌曲。

“爷爷告诉我,老家在中国。长江黄河云水谣,激荡着脉搏……爸爸告诉我,老家在中国。草行隶篆方块字,横竖有魂魄……”念着《老家在中国》的歌词,黎强说,这首歌只是他创作主旋律歌曲中的一首,他创作的歌曲大多属于主旋律。

黎强的主旋律歌单,不泛《美丽中国》、《中国故事》、《腊月》等,被不少人传唱的歌曲。

在歌词创作的路上越走越远,黎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他的影集中,有一张照片引人注目,原来是与著名诗人、词作家、歌曲《小白杨》词作者梁上泉先生的合影;他的作品中,还有为西安未央区定向创作的《情未央 爱未央》,为重庆武陵山定向创作的《请到武陵来》,为福建漳州定向创作的《采一朵梅香缘》,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创作的《丰收的中国》……

黎强与著名诗人、词作家、歌曲《小白杨》词作者梁上泉先生合影。

“总有一种情怀,因你而澎湃。”黎强在朋友圈中,曾发出这样一句话,正如他激情澎湃地创作主旋律歌曲。

黎强当初与儿子之间的承诺兑现了,已经从大学毕业的小黎,却当父亲在歌词创作的路上越走越远时,他自己又在父亲的主业上越走越远——毕业后毅然走进了重庆另外一家保险公司。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像黎强与歌词创作的不期而遇。“每个人的理想都是照耀自己前行的太阳。”就像小黎与父亲的主业不期而遇一样。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成功举行,黎强更新了“朋友圈”——“我曾经以自己的文字,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写下了这座‘超级工程’的祝福,也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内心的无限自豪、无限荣光……”


相关链接

《海上金桥》

词 黎强  曲 易茗

 

好像天上来,好像海上来,

美丽的金桥连接所有的期待。

太阳拥抱着,月亮亲吻着,

紫荆莲花飞扬幸福的神采。

啊,海上金桥,啊,三地同在,

港珠澳,亲兄弟,用爱对白。

 

宛如心中来,宛如梦中来,

雄伟的金桥联通所有的情怀。

憧憬奔跑着,希望驰骋着,

和顺昌隆辉映家国的祥泰。

啊,海上金桥,啊,三地精彩,

港珠澳,亲兄弟,用爱拥戴。



《老家在中国》

作词 黎强

 

爷爷告诉我

老家在中国

长江黄河云水谣

激荡着脉搏

家有连绵的田园

土地很肥沃

听那高原平原的民歌

从未间断过

 

爸爸告诉我

老家在中国

草行隶篆方块字

横竖有魂魄

家有忠孝的香火

思想很渊博

看那青海黄海的波涛

涌动在心窝

 

WechatIMG2476.jpeg


资料来源:重庆晚报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