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繁衍22世 一色青砖村中留

2018-02-15 03:40:10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业伟       打印  转发  字号:T

<p></p>

<p>    福宁村房屋全部由青砖建造而成。</p>

福宁村房屋全部由青砖建造而成。

族史见证人:

黎就和60岁 福宁村村长

    在都斛镇,有一个黎氏村落,至今仍保留着青砖建房的传统。同村人或是邻村人组成的施工队,仍会按照村里人的要求,认真地用传统的方式盖房、磨砖、画线,所有的工艺都不会减少,尽管房子内部的结构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样子。村里流传着红砖建房不吉利的说法,青砖再贵,他们也宁愿花多些钱。

    黎氏到都斛古逻已近4 0 0年历史,现有70多岁老人正在修族谱,称希望唤起族人的团结心。

青砖村落古今不变

    福宁村的村口是一大片稻田,这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村落,该村的水稻田已成为都斛镇万亩高产水稻示范区扩建后的一部分。阳光洒在水稻田上,与该村的青砖房交相辉映。“在都斛镇,有一个村子,全部都是用青砖建房的。”这个村子就是黎氏福宁村。

    村道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青砖,还有部分环保砖。“大部分是青砖,村里还有几户准备盖房子,也准备好了青砖。”福宁村村长黎就和介绍,村里现在仍是用青砖建房,几乎所有房子都是青砖房。由于近年来青砖的价格较高,也不好买,少部分村民选择用环保砖来替代。“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说红砖不吉利,所以在村里是找不到红砖房的。”在村里随便找个村民问,他们也会给出这样的一个答复。

    不过,这个说法是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会有此说法和传统,却是无从考证,连族谱上都没有记载。“就是世代流传的说法,老一辈的人都非常重视,年轻一辈大都听他们的。”70岁的黎伟根说。

    走进村子,能看到有人家正在建房子,其中一家正在做后期的磨砖、画线,施工师傅和建房子的家人都在帮忙。“为了外墙更好看,青砖房到最后都要磨砖,然后画上清晰的白线,好看又耐用,不用再砌瓷砖。”正在建房子的黎师傅介绍。

    不远处另一家则刚开始砌砖,“砌砖也是有讲究的,7个砖横放一列,然后砌三排竖放的就要砌一排横的。”据黎师傅称,这是为了房子更坚固,也是以前流传下来的。一幢三层高的房子,10个人一起施工,大概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青砖再贵也不用红砖建房

    据村长黎就和介绍,都斛镇现在已经买不到青砖,他们需要到端芬购买青砖。“有计划建房子的,都会提前将青砖买好。”所以,进村后的主村道堆满了青砖和环保砖。“环保砖,也就是水泥砖,是刚刚兴起的,颜色跟青砖差不多,而且便宜。只要不是红砖,村里人都可以接受。”黎就和说。

    据了解,去年底青砖的价格大约是0 .29元一个,建一幢房子大概需要8万- 9万元青砖。而红砖的价格大约是0 .0 4-0 .05元一个,因为青砖比红砖更细更薄,红砖用的量还少一些。“现在青砖越来越难买了,需要订做才会有。”黎师傅摇头说,近年来,青砖厂越来越少。虽然如此,位于都斛镇古逻村委会的福宁村村民仍坚持着使用青砖建房子。

    黎就和称,让村里人更坚定地使用青砖建房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青砖要比红砖耐用,青砖的房子更结实,100-200年都还可以住。据黎就和介绍,用青砖建一幢三层高的房子,一般需要用20万-30万。

建村386年,初名为沙头村

    70岁的黎伟根正在整理村中族谱,他通过村里仍保存着的旧族谱,想将黎氏族谱续起来。“不过很多记载都缺了。”黎伟根可惜地说。据黎伟根介绍,福宁村建村之时,并不叫福宁村,而是叫沙头村。

    “1936年,由于沙头村与其他的村落名字相同,所以就改成了福宁村。”黎伟根介绍,为何取作福宁村族谱里并没有记载。不过据村中老人的介绍,福宁村就是寓意村里福气安宁。福宁村黎氏从建村起至今已繁衍至22世。

    根据族谱的记载,都斛古逻福宁黎氏与顺德龙山、端芬黎氏同脉,都斛黎氏是顺德龙山黎氏的后裔。

    “都斛黎氏认顺德龙山始祖公黎瑞项(文卿),黎瑞项为嘉庆二年进士。公元1366年,由于战乱、饥荒,兄弟四人到处逃避,南下徙南雄‘珠玑巷’定居,后迁往顺德龙山传代八世。”据黎伟根介绍,1620年,九世祖“克明”从顺德迁往新宁端芬环洲繁衍开族外。到1627年,十二世祖“尔沛”及其儿子,操玉、操献、操珍从端芬迁往古逻堡沙头村,也就是现在的古逻村委会福宁村,至今已386年。

    福宁黎氏祖祖辈辈变迁、创业,都是靠山近海的地方居住,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着以农为主、以渔为副的生活。“为何会叫沙头村,应该跟当时的环境有关系。福宁这一土地,原是一块荒凉的海滩地方,沙土地、地下咸水,没有水井,还经常受雨水、台风的袭击。”根据都斛黎氏族谱的记载,黎氏迁来古逻时,这里的条件较差。

    目前村里有常住村民400多人,在海外的人数没有统计。据黎就和称,要比留在国内的人多。“不过现在华侨回来得越来越少了。”该村90%多人口均是姓黎,还有少数姓李的居住在这里。据介绍,在黎氏未迁来古逻之前,福宁这一块地方是生活着李氏村民的,他们靠开荒种地和下海捕鱼为生,而后黎氏迁入并定居,从此在这里繁衍,逐渐成为一个黎氏村落。

    如今,福宁村仍以农耕为主,2012年该村400多亩水稻正式纳入万亩高产水稻示范片区的扩建范围内。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福宁村村中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机械化耕作技术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改善。2010年11月16日村道水泥路建成,同年福宁礼堂建成,两项工程完工同时剪彩。

他们对青砖的依恋

    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说红砖不吉利,所以在村里是找不到红砖房的。除了整座村子的青砖房建筑外,在主村道上,还可以看到一路的青砖堆。一共有近20堆,堆放在每家房子的旁边。这是村里人为建房子准备的青砖,有些需要订做。

[宗族故事]

70岁老人为族谱奔波

    黎伟根生于1943年,他住在台城,退休之后不时会回乡下看看。“现在村里人没有以前团结了,而且有矛盾,村里的族谱好多人都记不得了,只剩下残旧版本了。”于是他就萌生了重修族谱的想法。他在新整理的族谱的序中说道,建存新族谱,是为了增强村民的族情、乡情、亲情,团结友爱。“几百年来,每一代祖先的名、氏,千辛万苦迁徙到古逻堡沙头村开族,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应该团结互助。”他希望通过对宗族历史的挖掘,让村里人更团结。

    “重修族谱不容易呀。主要是资料很少,旧族谱太残旧,以前的族谱都是手抄本,有些字现在看来就是错的。”黎伟根笑着说,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没办法确认的,他就惟有跑回村子里去,问比自己更老的老一辈。“修世系族谱的时候,还要村长帮忙,每户进行确认。”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却干得很认真。

    “之前的有些不完善,我现在又重新整理一份最新的,里面囊括了福宁村的来源。”黎伟根将资料翻出来。今年70岁的黎伟根,曾是古逻大队团支部书记,1965年入伍,1982年转业回台山,曾任台山市财政局副局长等职。

[宗族源流]

    1627年,黎氏入粤十二世祖“尔沛”及其儿子,操玉、操献、操珍在古逻堡建村沙头村,都斛福宁黎氏建村已有386年。

    根据黎氏族谱记载,都斛黎氏与顺德龙山黎氏和新宁端芬黎氏同宗。黎氏始祖名为黎瑞项(文卿),嘉庆二年进士,公元1366年,由于战乱、饥荒,兄弟四人到处逃避,南下徙南雄“珠玑巷”定居,后迁往顺德龙山传代八世。1620年,九世祖“克明”从顺德迁往新宁端芬环洲繁衍开族外。1627年,黎氏入粤十二世祖“尔沛”及其儿子,操玉、操献、操珍从端芬迁往古逻堡沙头村。

[宗族物志]

福宁村礼堂

    福宁村礼堂,也是一座青砖建筑,礼堂仅一层高,在门楣上方的二楼围栏用红色瓷砖装饰,让这座礼堂在全村朴素的青砖房子中特别的突出。礼堂位于进村的村口,进入福宁村就可以见到。据村中老人介绍,礼堂原来是村里的祠堂所在。2010年11月福宁村礼堂与村道水泥路一同建成剪彩。据介绍,目前福宁村礼堂主要用于村里会议、聚餐等。

青砖堆

    在福宁村,除了整座村子的青砖房建筑外,在主村道上,还可以看到一路的青砖堆。一共有近20堆,堆放在每家房子的旁边。这是村里人为建房子准备的青砖,有些需要订做。由于青砖越来越难买,有村民买了堆放以做建房的准备,有些青砖堆看起来已经堆放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此看来,都斛福宁黎氏对于建房非常的重视。

摘自:百峰网  采写:南都记者 王景花  摄影:南都记者 梁清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