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千年创天下

2018-02-07 10:01:14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业伟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氏,一个多灾多难、远走他乡的姓氏。

    创业,一路艰辛的里程,一座屹立的丰碑。

    在黎城县,有一则鲜活的民间故事,黎国之史,可见一斑。 早在殷商时期,黎城是一个方国,称黎国。周朝为黎侯国。传说,商纣王为了逼各诸侯多进贡,在黎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但东夷首领拒贡赋而叛离商。当时,商王朝即将没落,而黎国国君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故黎国反而越来越强大。西伯见殷商气数已尽,就纠集多国之兵力伐商纣。但他们认为灭商之前不先把黎国灭掉,将后患无穷。为此,西伯就由陕西沣水一带出兵,周文王亲征攻打黎国,激战数月,折戟损兵,久攻不下。在进退两难之际,有位谋士献计:不能得胜,皆因黎国有一只上天赐予的玉石虎,此虎灵气甚高,遇火不焚,遇水不化,是佑护一方的神物,如不夺其宝物,恐战之难胜。周文王认同了此计策,于是就挑选了一位武艺超群的勇士假扮成黎民百姓,趁夜黑风高,潜入黎国君府,将瑰宝玉石虎盗走。果然,不出几日,周文王的军队就将黎国攻克。杀戮之际,可谓生灵涂炭。黎国国君只能流亡于别国。 

     黎国虽然灭掉了,但不久之后周文王与那位献计的谋士便相继病逝。民间传说,是宝物玉石虎显灵,因周文王违背天意,残杀了众多黎民百姓,故遭上天报应。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听到传闻后寝食难安,日渐憔悴。经朝议,周武王忍疼割爱,不得已将盗来的黎国镇国之宝玉石虎归还了黎国,并将流亡于别国的黎国国君及臣子请回,封为黎侯,改黎国为黎侯国。黎侯国国君死后,臣子出于对国君的敬仰和崇拜,故将黎国的镇国之宝玉石虎作为随葬品,以求国之富强,民之平安。 

    后来,黎侯国百姓为了缅怀国君和纪念镇国之宝玉石虎,纷纷用不同材料制作成各种老虎,取其名为黎国虎或黎侯虎。几千年来,黎城人对虎的喜爱有增无减,逐步定型于今天集故事、面塑、书法、剪纸、草编于一身的独特造型,从原来凶悍的形体变为今天憨态可掬、喜气吉祥、和平友好的象征。据老辈们讲,从古至今,不论豪门富户,还是平民百姓,婚娶喜庆,开业庆典,黎侯布虎乃必备之礼品。尤其是小孩出生“望满月”,小孩姥姥将亲手缝制的黎侯虎放到小孩怀中,祝福小外甥像虎一样健壮,从小有虎气,长大有胆识。这种风俗已深深植根于黎城人民的生活中。 

    在黎城县黎侯镇一带,有“母教女红”的传统,即从女孩开始学做针线活到出嫁之前,缝制黎侯虎为主要针线活,缝好之后还要相互竞赛,以示缝制者心灵手巧。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黎侯虎的缝制工艺几经改进,选材、用料愈来愈讲究,艺术含量越来越多。1998年,国家邮电部将黎侯虎作为农历寅年生肖邮票发行。2008年,黎侯布艺虎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故事属文学的范畴,也许是虚构,但历史文献中却明确记载了此事。“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出自《左传·昭公四年》,《尚书》中也提到“西伯戡黎”那场军事行动。 不知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事件的巧合,2006年,在黎城县境内发掘西周古墓群时,10号墓葬中发掘出了一只商代的玉石虎,与民间传说中的玉石虎吻合。这只玉石虎将成为研究黎侯国和黎侯虎极为重要的历史佐证。 

    那么,西伯为什么不直接取商而要先戡黎呢?《黎城县志》载:“商所谓黎侯国指上党全区而言,黎最大,故西伯勘之。”《精编二十六史》曰:“黎侯近于王畿,不恭王命,纣不知治。西伯戡黎,殷人大震。”显然,由于黎之强大,不恭王命,这对西伯来说,黎同样为敌。因为纣王那样残暴,黎侯都敢不服从纣的指挥,纵然西伯伐纣取胜,黎对周也是极大的威胁,同样不可能臣服于周的统治。这样,西伯便作出先戡黎后伐纣的决定。于是,中国古代一场最大的杀戮——“西伯戡黎”就发生了。 

    “西伯戡黎”实际上是西伯对商纣王朝宣战的序幕。这场战争是残酷的,灭绝人性的。《诗·大雅·桑柔》曰:“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西伯纠集数十国兵力,由陕西沣水一带出兵,横渡黄河,先入晋南,然后直取今上党地区的黎国,杀戮之战可谓鸡犬不留,至于都城、民舍自然是化为灰烬,黎国就这样灭亡。以国为姓的黎民没被杀头的,便四处逃难,奔走他乡。笔者认为,这应是历史上黎氏第一次大迁徙。 

    周王朝建立以后,“武王封帝尧后于黎”。从众多文献中得知,新建立的黎侯国从地域和人口上讲就弱小多了,也许只有目前黎城县这般大。2006年,黎侯国在尘封了几千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在黎城县西关塔坡水库的田地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此用时9个月,共发掘了十几座古墓,其中就有两座西周侯级别的大墓,在出土的一对青铜壶上出现了“黎侯宰赢作宝壶永用”的铭文,此壶被人们视为黎侯古国的“身份证”。 “西伯戡黎”的创伤尚未抚平,黎国又面临一场灾难。据史料记载:“约公元前700年,黎侯被赤狄所灭,黎侯逃于卫。后晋灭赤狄,复立黎侯。”《诗经·邶风·式微》就是黎侯夫人或臣下谏劝黎侯复国发出的伤感: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张起云先生译为:身份卑微啊,身份卑微,为什么还不回归?君被卑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还在乡间作为?身份卑微啊,身份卑微,为什么还不回归?君被卑贬已经低下了,为什么还在泥土中颠沛? 经过“赤狄灭黎”的又一次战争,连地位显赫的黎侯都流亡他国了,何况黎民百姓呢?可想而知,再次被灭国的黎民一定承受着殖民的压迫和蹂躏。因此,他们不得不颠沛流离走出太行山,远离黎侯国。这应是黎氏历史上第二次迁徙。 黎氏的第三次迁徙就到了两晋时期(公元317年),从此,黎氏的一大部分就融入客家民系中。几千年来,黎氏迁徙无数次,黎氏后裔遍布华夏,漂泊海外。 

    2000年修长邯高速公路时,在一处古人类遗址上发掘出土了大约4000年的古文字。专家解读为:下边一个土,土上长着黍,左右用刀来割黍。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黎”字。笔者更有丰富的想象,这样来描绘:春播秋实。在遍地金黄的田野里,有一群人满怀喜悦,身裹兽皮,手挥石镰,在收割庄稼。一片繁忙,一片笑声……这哪里是一个字,分明是一个秋收的劳动场景。人类就是这样,从猿进化为人,从远古走向文明,“劳动创造了人体”。随之部落、国家先后诞生。为了过上好生活就必须有资源,为了掠夺资源就必须有战争。周而复始,如此就走向了今天。同样,黎氏也始终走在这条路上…… 

    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避难而居,或因官而处,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 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 (今河南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地。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目前,台湾的黎氏子孙,以苗栗、新竹两地最为兴盛。此外,南投、花莲、台北等地也有不少。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居多,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在越南,黎姓算是大姓,黎氏在古代已有徙居越南者,而且在清化一带形成望族。公元980年,广西阳朔县人黎桓(黎大行)统一越南,建立越南前黎朝,建都华闾,年号天福。公元1428年(中国明朝宣宗宣德三年),祖籍中国的黎利(1385~1433年)统一越南,建立越南后黎朝。黎利原为越南地方豪绅,在明朝统治北越后,于1418年举行蓝山起义,自称平定王,号召各地反明独立。各阶层、各民族人民纷纷参加,人数达数十万。黎利起义后,遭到明军镇压,转战十年。1426年,多次打败明朝大军。1427年,击败柳升率领的明军,柳升战死。后连续败明军,迫使明军撤离越南。1428年,统一越南后,黎利称大王,在东京(河内)建立大越国,史称后黎朝。黎利在反明战争中,以弱敌强,屡胜明军,使越南走向独立。 

    历史中,黎姓名人多典故、佳话广为流传。如宋代黎子云兄弟以竹载酒见苏轼,轼视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姓字行辈分排序严谨,字浓意悠。如清代黎宣生所纂《黎氏家谱》中有广东东莞黎姓一支字行为:“世笃忠贞,声和韵远,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黎氏在历史上不乏名人,各个时代都涌现出名垂千古的人物。春秋时齐有大夫黎弥且;宋太宗时有宁都人黎仲吉,时称“方外高人”;宋英宗时有广安人黎錞,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宋高宗时有长沙人黎明,以孝友信义著称;元代有甘泉令黎公真,有仁政,后去任,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明代有从化人黎民怀,其诗、书、画,时称“三绝”;还有番禺人黎遂球,以诗文著称,并善画山水;清代有广东顺德人黎简,为画家、诗人;遵义人黎恂,淡于营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近现代有贵州遵义人黎庶昌,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出使日本大臣,官至川东兵备道;湖北黄陂人黎元洪,曾任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湖南湘潭人黎锦熙,语言学家;湖南湘潭人黎亮,上世纪30年代曾主持设计建成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大桥——滦河大桥;还有史学家黎杰、画家黎冰鸿、音乐家黎国荃,中国电影开拓者黎伟明,越南皇帝黎利,黎氏院士三兄弟即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广州市长黎子流等等,人物辈出,人才济济。总之,黎姓在中华古今社会中是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姓氏之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另据黎兆森收集整理的资料表明,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绵延1300年,现已收集到黎氏历科进士210人,其中有状元3人,榜眼2人,探花7人,会元1人。 愿天下的黎氏与华夏共存,与祖国共荣!

摘自:红太行的博客  编辑:王苏陵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