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黎氏‐‐历史人文初探

2018-02-05 09:32:31   来源:黎子龙 审核:黎恒曦       打印  转发  字号:T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在不断演变和前进,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氏族文化积淀,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的足迹。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海丰的沿海地区生息,至唐代初期,海丰居民都属“本著土人”,即是原始的本地人。从唐僖宗年间(875—888年)开始,才有江西省等地的姓氏人口播迁海丰。 

宋、元、明至清时期,或避战乱、或为经商、或因任官等而从福建、江苏、浙江的大量人口先后移后海丰,继而开基发迹,随着历史的变迁,海丰人口迁移外地。 黎氏先祖在海丰定居已733年历史,她与其他姓氏一样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艰难创业和辉煌的足迹,厚泽远播,崇文重武,人才辈出,蔚为望族。

立姓溯源 宗承京兆
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黎氏被排列为第262位。据2007年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黎氏人口排列第84位,是中国100大姓之一。 黎氏的创姓来源有四大派系,一是出自古部落“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记载:九黎,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氏族之一,相传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是金天氏时代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的以字为氏,称黎氏。 二是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所载:商朝时有诸侯国——黎国,黎国有二处,一处在现的山西省长治县西南,商朝末期,周文王为统一周朝,将黎国平定为周朝的行政区域;另一处在现的山东省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来以国为氏,便产生了黎姓。周文王之后,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后来,黎侯有位叫丰舒的能人,他的子孙便以黎或犁为氏。三是来自少数民族改姓为黎的宗支,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的后魏时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跟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中原的汉字单姓称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四是出自黄帝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氏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黎姓早期发源地在现今的山西省黎城县东北一带,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黎国都城所在地。当年,黎姓或因仕宦的迁任,或因社会动乱的逃难,先祖们西徙陕西,东进山东、河北,南迁江苏、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或迁居江西、湖南等地。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的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的黎姓人口因而昌盛起来。据相关文献所载,南朝齐有位黎侨因有功绩受封为永乐侯,后来被黎氏尊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朝至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播迁于南北方各个区域,这是黎姓大为发展的新时期。

黎侨的后代其中一支传至黎干(?—779年),他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任官,声名显著,子孙繁衍,成为望族,而黎姓便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奉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的儿子黎度,官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叫黎祚,后晋时,他官任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


宋代时,黎姓部分人口徙居福建上杭、宁化等地。此时,史册所载的黎姓名人也渐多起来了,说明黎姓的兴旺比前代已达到一个新的程度。南宋末年,因蒙古族元兵大侵中原,福建的黎玉甫、黎天麟(玉甫之四侄,元初官任广东番禺令)分别定居广东海丰和梅州程乡(今梅县),被尊为入粤始祖。清乾隆初年,海丰黎姓人口便有入居台湾,继而播迁异国。另外还有清朝初期,从归善县(今惠东县)多祝墟瓜仔坑村的黎姓迁移到海丰赤石南华塘村建基,清末至民国时又有多祝墟和客家小部份黎姓移入海城;1968年惠东县多祝镇的畲族黎姓迁居海丰鹅埠红罗村与蓝、雷姓共住,该村是汕尾市的唯一少数民族。 另外:县城南门外襟厦社(今海城镇新城社区下巷)有一处原是黎氏富翁黎阿毕的故居,于明代时改作彭姓基地;现尚保留着黎氏的古井,其井用灰沙夯筑成圆圈状,井栏内直径0.72米,截面0.24米,井位深3.5米,井壁用鹅蛋石砌筑成圆筒状,该井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已被列为我县文物保护单位。据1988年《海丰县文物志》载:宋末,富翁黎阿毕在此创基,到明代初期,黎阿毕子孙因破产,把房产典卖给从吉康搬迁海丰的彭姓使用。但是,从《海丰黎氏族谱》中看来,南宋末年的黎阿毕似与黎玉甫的派系是二支,然而,明朝以后的黎阿毕的后代迁居何地则需待考。


千百年来,每逢春节各处祠宇门傍贴上艳红的对联,内容大都以各自的姓氏联语为主,这种蕴藏着姓氏密码的特殊文化,是研究其姓氏源流和历史人文的佐证之一。在海丰的很多姓氏联中有的一姓几副对联,有的一姓十几副对联,小部份姓氏仅用一副对联,而黎氏则是以“莆田世泽,京兆家声”的联语作为家族的文化标志。


从“莆田”和“京兆”的四字中,我们一目了然知道“莆田”指福建省莆田县,“京兆”指古代的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其范围在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区域。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权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唐朝戎州(今四川省宜宾)有位名叫黎干,官任谏议大夫、京兆尹。由此看来,海丰黎姓乃京兆尹黎干的后代了。


愿作遗民隐海丰 抗元气节留青史

我们翻开海丰《黎氏族谱》细心阅读,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谱序中有这么记载:“…我始祖玉甫公,由闽之兴化府莆田县,以宋博士司铎循州,因立籍于丰焉,…”、“…惟我玉甫公自宋端宗景炎元年,振铎循州,始居于丰,丰之子孙,多属所出,均为同派…。” 这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黎康英、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黎镜清先后以简单的笔法介绍始祖的原籍属莆田、玉甫公曾任“博士”之职,于宋景炎元年(1276年)出任循州(循州是惠州的古代名称),因而立籍海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缺乏作其详述。在人口播迁史上,任何一个姓氏的移徙和建基立籍,都有他的原由;那么,莆田的黎玉甫公身为南宋朝廷命官,他奉旨到广东惠州府任教育长官;后来,为什么选择海丰台清乡为隐居之策呢?而不回到老家呢?当然隐有其因的,现将历史的窗纱揭开。 话说,中国北方的漠北草原上,生息着蒙古族,他们是过着游牧生活的兄弟民族。蒙古族杰出领袖成吉思汗通过长年的战争,统一漠北草原各部落,建立了奴隶制的蒙古国,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贪婪着富饶的江南,便率领蒙古骑兵侵略中原,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初,蒙古开始兵分三路攻掠中原,从此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帷幕……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扰侵中原鄂州(今湖北武昌),战云密布,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极力反对,并建议御敌之计,但未被皇帝采纳。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元兵伯颜侵至高亭山(今湖北永兴县西三十里),继而进迫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帝都,这时期,南宋很多官员贪生怕死,屈辱求荣,竟然向元兵投降;只有屯兵在江西隆兴府(今南昌市)的文天祥孤军浴血沙场与元兵展开了战斗…… 公元1276年,南宋帝都“东京”宣告沦陷。这就是海陆丰民间相传的“沉东京,浮海丰”的典故。德佑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日,苏刘义、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年刚九岁的益王(赵昰)为皇帝,移往福建省福安府三山登基,设立南宋行朝,改年号为景炎元年(1276)。此时,浙江的帝都和以北的中原土地已被元兵占领了,只有福建、广东等省地仍属后方根据地和退路之处,端宗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了巩固江山,采取选拔和调用人才的措施,时任博士的黎玉甫被朝廷调任广东惠州府儒学教授的正七品官,职位虽不大,但其职能是负责教育和考选学生的学官。在那国土遭受侵略而江山摇摇欲坠的烽烟岁月,培养后一代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宣传抗元救国的任务是多么重要的。 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底,元军势如破竹地攻入福建省福安,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扶着年幼的端宗皇帝登上御舟离开三山,从海面经广东潮州府潮阳进入惠州府海丰县甲子门。元军统帅伯颜欲对南宋皇室斩草除根,故对端宗的南宋小朝廷穷追不舍。 当年,南宋端宗皇帝离开福安三山之时,很多老百姓携家带眷跟随朝廷航迁的方向,逃避战乱了,预先将尖米粉做成“粿”作干粮充饥,因没有什么好鱼好肉或菜类作佐料,这种粿品后来被称为“白食粿”。到了一百余年后的明朝时期,老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纪念南宋抗元的民族情操,为不忘先祖的艰难,将“白食粿”作为思今抚昔和勉励后人团结创业的“标帜”。在除夕日(三十夜),以一盘“白食粿”和肴馔拜祭祖先,合家围炉晚餐时,必吃“白食粿”,以象征“团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饮食文化的进步,人们在制作“白食粿”的过程中演变为“菜包粿”了。数百年来,海丰很多姓氏家族在除夕日遵循做“白食粿”或“菜包粿”习俗;上埔村黎氏家族则世代相沿至,西门黎厝乡黎氏昔时也是除夕日要做“菜包粿”的风俗,这些粿品成为一种传统的美食文化。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南宋行朝离开甲子门到达了海丰石塘都的东溪(即现可塘镇宋溪头村东侧),因被一片平原堵去水路,无法前进,于是,宋军和海丰百姓动手开凿了一条人工河(后人称为:宋溪)。是年夏月,南宋小朝廷近十万人(一说是数万人)乘坐千余艘航船(多数是大船),浩浩荡荡,从“东溪”经“宋溪”过“西溪”,绕鹿境山南面的鹿境溪进入“三江”,驻跸在“丽江下游”,丽江下游即现长沙高速公路桥至后门港一带,因时值台风季节,正好在丽江浦休养。 先是: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文天祥移屯漳州龙岩县,三月至广东梅州,五月入江西赣州会昌县,大力宣传抗元救国运动,平除贼乱,安定民心,收复各地州县。六月初三日,文天祥在江西雩都打了一场胜仗,给南宋朝廷增点光彩,大振军心。文天祥又到福建汀州府诛斩假冒“南宋天子”的黄从。 这时候,南宋行朝接到文天祥胜利的快讯,经陆秀夫、张世杰的研究之后,向皇上奏请,端宗皇帝传旨设立“御宴”,君臣们十万人在丽江下游为文天祥举行隆重的庆功大会,欢天喜地,鼓乐笙歌,以振大宋威仪;是时,身任惠州府儒学职官的黎玉甫当然与其他官员们也前来海丰丽江朝驾赴宴,大家交杯饮得醉熏熏,可惜当时文天祥仍在江西,过着戎马的艰难生活,没有享受庆功会。这次“御宴”可说是南宋最后的一次“喜宴”了,也是海丰有史以来最大型的盛会。


次年(公元1278年)四月,因台风作怪,十一岁的端宗皇帝在船上跌下海面溺水受惊,太医对治疗“溺水受惊”的病症可说是首例,没有临床经验,翻遍医书也找不到药方,也就无有回天之力了。四月十六日,端宗皇帝立下遗诏,由御弟继位。四月十七日,年刚八岁的赵昺(世称:帝昺)登基当上南宋最后一代皇帝,改国号为祥兴元年(1278年)。 话说,满腔热血孤军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2年)于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因在江西永丰县空坑败战后。于十一月,他率领残部屯兵在惠州府南岭(现紫金县),完全与朝廷失去了联系。景炎三年(1278)戊寅二月,文天祥移军离开南岭,三月到达海丰县驻在丽江浦达二个多月。当时,文天祥移向海丰的目的是要寻找皇帝行朝,随征保驾,集中力量,商讨一致抗元的大计。到了海丰,听说行朝早已向西出发了。于是派杜浒等十几名将士化装成老百姓,从沿海线向西寻访皇帝的车驾。这时候已是祥兴元年(1278)戊寅六月,文天祥是从陆路辗转而来,只好在丽江浦搭营休养兵马,备购粮食和船只,以便出海。于是年八月,文天祥和五、六千将士驻军在船澳(即现惠东县稔山镇大亚湾亚婆角北岸。)当他要求进入行朝的要求却被丞相陆秀夫等拒绝;同年九月、驻在船澳的宋军发生严重的瘟疫,死亡了数百人。十一月、文天祥从船澳移师向东沿着现在的汕尾、捷胜、碣石的海面航行,进屯潮州府潮阳县,继续坚持战斗。忽然接到刺探可靠的军事情况,元兵大军已侵略到漳州和泉州了,势不可当,很快就要侵到广东之境,十万火急。
祥兴元年(1278)戊寅十二月十五日,文天祥带着兵将五千人从潮阳走陆路移进海丰,为什么他退兵之路要选择海丰呢?因福建省已被元兵占领,江西省大部分城池土地也被元兵所占。只有海丰才是退路,又因为文天祥的二弟文璧任惠州知府,加上海丰的老百姓们有抗元的民族感情。所以,文天祥带领五千将士直奔惠州府的海丰县。这是他第二次到达海丰,行程五天,于公元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海丰五坡岭,宋军刚要吃午饭的时候,元虏前锋张弘正(汉奸张弘范之弟,)率带骑兵五百,凶猛追到五坡岭,宋军在仓惶中溃散,展开生死战斗。是时,文天祥在五坡岭欲自尽殉国,未果,他却也被元兵俘执。这就是后人所敬仰的“一饭千秋留史迹,五坡正气纪文公”的一段历史。
公元1278年的景炎三年,惠州府知府文璧(文天祥之弟)已宣布将惠州城投降元朝了,自己当上临江总管的官职。这时候,胸怀坚贞不屈的黎玉甫以民族气概和忠孝的精神,毅然解下衣冠,辞去惠州府的教授职位,以严正态度拒绝元朝的封官许愿,带着远从莆田逃难至惠州的亲属们踏上回乡的路途……在那连天烽火的年代,莆田早被元兵所占,欲返家乡亦是徒然,作为南宋遗官的玉甫公此时此刻多么愤痛;他毕竟在惠州府为官二、三年了,也可以说了解到人情风俗和地理环境。于是,选择海丰县为栖身安居的决策,终于在台清这一胜地建基立业,购置田地山塘20顷(即2千亩),自寓不食周粟之意,过着渔耕樵牧的生活。

台清乡环山临水,北面是将军山,龙脉真有气势,东面是赤岸溪,环绕的小溪涧接通其溪,平原是开恳良田的好地方,算是“渔米之乡”吧!于是,黎玉甫成为莆田开基海丰的黎姓始祖了。如今台清乡的前厅村便是当年玉甫公落担发迹地,族人们世代不忘始祖的忠孝传家和艰难创业的恩泽。


支派昌荣尊望族 播迁史上远传名


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黎玉甫偕家眷定居台清乡前厅村后,经历几代人的勤奋开恳,土地逐暂扩大范围,黎氏的人丁和经济也稍有发展。之后,在台清乡陆续建起了:北坑、新村、山园、巷口、下围、和平、山腰、下寨、渡头等自然村。这些村庄有的以地形、有的以建筑物而取名。 至明代开始,黎氏的经济和人口更为蕃衍发展。于成化初年,黎氏家族在泌涛园购买土地,创建了海丰黎氏太祖祠宗和堂,该词坐北向南,风火式山墙,抬梁式梁架,面阔五间21.8米,进深二进配一天井25.35米,建筑面积552.6平方米,后殿梁架结构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石柱上镌刻有几副对联,该祠整体建筑和梁上木雕原貌较好。清代至民国时期多次重修。 解放后,因形势的需要,黎氏太祖祠被作为名东乡政府(后称名东大队)的榨油加工厂,现被城东镇中心小学使用。这座经历了533年风雨沧桑的古祠宇,居然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和清代重修的工艺精华,对研究海丰古代对联书法文化艺术和建筑工艺都具有一定价值。据了解,该祠将列为海丰县核定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黎氏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强祠堂的管理,台清第九代黎东郊(武职:参将)带领儿子乐闲、善道和独乐等家眷到关后村建基,之后子孙又从关后村分支上埔村、横山村、下边村等。从明朝中期至清代时期,黎氏又分支于捷胜的石头村、三角尾村和西门(先是移徙鹅埠、平海);城东的下铺村、赤岸村、小汾村、后港村;县城的城内、黎厝乡、高田、打铁街、河坣后、桥东高坣村;附城的兴洲村、湖村;田墘的东洲村、桥仔头村、田寮村;东冲的龙溪村;马宫墟和盐町村;红草的青草墟、南洋村、南汾村;鹅埠的上街、东寮村、水墘村;梅陇的坑尾村、埔尾村、溪仔墘;公平的新街、炭街;以及后门墟、汕尾等37个自然村和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建基。


清顺治初年,十五世的黎希进(号生和)、 黎云岗等捐资并倡起召集关后、横山和上埔等村的三大房族人建造祖祠,遂选择上埔村兴建了一座黎氏祖祠经术堂;该祠坐北向南,面阔五间宽19.35米,深二进一天井24.25米,面积469.24平方米,前后厅明间与次间相接处置3对石柱,天井两侧为庑廊。该祖祠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火式山墙,梁架为穿斗式结构。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建,后厅堂中梁下子孙梁记载:“峕大清光绪九年岁癸未秋月、房长庆安暨三大房绅耆子孙重建”。这座清代的黎氏祖祠的木结构和泥雕的工艺精细,保存清代的建筑风格,据了解,也将列为海丰县核定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十九年(1754年),台清黎应奇建筑了一座规模宏观的和平围,俗称“寨内”,该围寨坐北向南,广三路,中路面阔五间宽23.3米,进深三进六天井31.7米,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祠内中殿中间悬挂一块清代“进士匾”,两边各有九间侧厝,侧厝和祠堂之间夹着一条青云巷,宽2米,这种建筑格式俗称“九包五”。该祠有一特色是两庑之间为天井,天井两旁庑廊,庑廊外为小天井,风火式山墙,2米以上用灰砖砌成。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修,1998年续修。该建筑是海丰清代典型的古民居之一,对于研究古代海丰古民居有着一定的实物意义。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清乾隆初年,黎氏第十六世黎钦相漂洋过海到台湾。但是,黎钦相在台湾中港后庄登陆之后下落不明。他的大弟弟黎钦宰随着也渡海到台湾寻找失去音讯的大哥,在台南登陆,即现今在台南白河镇,其子孙世代在白河镇生息繁衍。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黎钦相的三弟黎钦明,带着老婆小孩以及堂弟远离家乡,乘风破浪,登陆于台湾新竹辖下三堡吞宵湾(今苗栗通霄北势窝),并在此立足居住务农,钦宰和钦明兄弟成为海丰黎氏的开台始祖。道光八年(1828年),黎钦明的第五个儿子黎宗兴,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媳妇,迁移到新竹辖下竹南一堡后庄山下居住,并于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建造黎氏家祠,也就是现在的头份山下“黎屋”。 海丰黎氏先祖人口播迁台湾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创建于台湾的黎氏祖祠,也有154年的历史了。


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分支台湾的黎氏族人曾回海丰参加黎氏太祖祠重光典礼。迨至1990年5月,台湾黎维熙带领14位族亲回台清寻亲谒祭祖,1991年农历廿五日,台湾怡诚公司董事长黎焕堂族亲等又回乡谒祖和参观台清等地,同时,捐资支持台东兴建小学,因而将“台东小学”改称为“怡诚小学”,经有关部门同意,聘请黎焕堂为该校名誉校长。1994年和1995年间,台湾黎氏族亲们多次回乡,加深了他们对大陆的饮水思源和家乡的浓厚感情。

黎氏少林拳远播 崇文善举德流馨


黎氏在清代时期的人口和经济虽然比明代有了明显的增进,由于家族分支全县或海外各地,加上当时的社会动乱,海盗和山寇经常抢掠,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为了保卫家族的安宁,重视武风的现象油然而生,并且通过练武以从科举功名上取得仕途,更是荣宗耀祖的妙策。在清乾隆版《海丰县志》和其族谱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黎氏的先祖居然名占武科比文科人物的多出几倍,其中有: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黎宗翰以武贡生的身份参加广东乡试武场考试,他发挥黎氏传统的武技和遵循国家规定的武术,大显身手,取得全省第二名武举人(亚元),足见海丰人的武术优势和深厚的工夫。黎宗翰不仅为海丰争光,更重要的是为黎氏的荣宗耀祖取得功名。三年后,又出了一位武举人黎际会(字亮辰),他于1693年参加癸酉科全省乡试考取第十一名武举人。 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黎继昌在全省乡试考上第一名武举人(解元)。在18年期间,海丰黎氏竟然出了三名杰出的武举人。至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和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先后又有黎际泰和黎民铎考上武举人。


乾隆十九年(1708),台湾的社会治安混乱,常有盗贼骚扰通宵、新埔、白沙屯等,地方人士请求黎钦明的第四子黎宗连,在台湾新埔设立“京兆武馆”,传授武术,以保一方的安宁,由是可见海丰武术传播于台湾。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黎梦连参加全省乡试考上武举人,之后,他愤志勤练,精通十八般武器的高超技艺,抱着远大的愿望,在家族教育基金帮助和宗亲们的激励下,于道光九年(1829)己丑科,他上京参加全国的武举人“会试”,考取第全国36名武进士,在接受道光皇帝的面试(殿试),获取第三甲第四名武进士出身;黎梦连被朝廷皇恩钦点为“卫守府”的职务,相当现在的军分区的正厅级武官,享受正六品的待遇;当年,任主考官的礼部尚书耆英、监考官的兵部尚书那清安、王宗诚三位钦差大臣为题黎梦连题写“进士”的功名额。 在清代的283年历史中,海陆丰人考上武进士的仅有四名,即是嘉庆甲戌(1814年)科的吴占,嘉庆丁丑(1817年)科的颜廷光,道光癸未(1823年)科的黄智略,道光己丑(1829年)科的黎梦连。在1814年至1829年的十六年之间,海丰居然出了名震全国武场会试的四位武进士,其中黎氏占了一位。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黎丹青考取广东乡试第二十三武举人;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黎遇雄又考上武举人。清末,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黎逢时,他在清道光年间考上秀才。咸丰初年,海陆丰等地暴发农民战争,土匪抢劫四乡,黎逢时公竭力排难解纷,只身执棍巡视将军山等处,为保一方安宁;当年,海丰知县梁凤辉(江西萍乡举人)嘉奖黎逢时的功劳。


从台清乡分支关后村的黎氏家族也很兴起重文修武的风气,清朝时期,涌现了诸如武生黎梓英,武术名师黎建都、黎池(俗称:池师)、黎乃锦等。黎池(约1836年—1893年)生活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他武艺高强,系黎氏的“硬马吞吐拳”承先启后者;当年,他的门徒遍及县内外,曾到公平新厝、联安雷公田村、下四府(广州附近的黎氏)设馆传授武艺,其中广州黎茂槐、海城町仔陈俊玉是他的高徒;池师在教拳时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硬马”和“软马”的架势而运用,演成“硬马吞吐”和“软马吞吐”的拳法。相传清末,南少林寺名师广进和尚驻于海丰万寿寺,政府规定邑人武界欲出师传徒者,必先向广进禅师切磋武艺,能闯过关卡(广进禅师坐在寺前的太师椅上,会武者进招闯关)的才有资格设馆传徒。当时,很多人无法闯过;陈俊玉在其师黎池的指点下,施展黎氏传统武技,取得禅师的称赞和证书,此事在我县传为美谈,从这一逸闻中足见黎姓宗族于清代的武风和武艺。黎氏武术其中有:吞吐反、二十四步、二十四步反、侧斗等套路。 黎池的父亲黎建都系海丰黎氏第廿二代,约生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时期,他年少便喜爱练习祖传的武艺,黎建都二十多岁时便千里寻师访友,到福建学习南少林拳,返回家乡后教导族人之外,还到外地传徒授艺。黎池的儿子叫黎乃锦(字允潭,1868年—1943年)也是名驰县内外,清末至民国初期,他曾到汕尾等地设馆传艺,其中门徒有林素。现在池师遗下祖传的木棍一支,该棍长1.90米、围周长11厘米(直径3.5厘米)、重3.8市斤,铁叉刀一把,全长1.14米、铁刀叉身长46厘米,以及铁尺一支等武术防御器材和《百病良方》、《少连绵长公四十八步化手法》等抄本,这些都是黎氏先祖遗泽和珍贵的文物。

上埔村黎氏是从关后村分支的,该村同样也是世代崇文重武,清代建有(六房公厅)一座祠宇面宽三间,前连阳井和围垣,中厅两侧的左房为“文馆”,右房为“武馆”。清末,该村武师黎福炎在此向家族的青年人传授武艺,门徒其中有黎葵,黎葵的传人黎丹。十四、五岁的黎顾也爱好拳棍,拜本村黎丹为师。现在黎顾保存着其师祖黎葵传下的榕根棍,该棍长1.76米、围长12厘米(直径3.8厘米),重2.8市斤。(师承世系:黎福炎——黎葵——黎丹——黎顾——黎得雄等)。 据了解:上埔村的“黎氏少林拳”(硬马吞吐)其中有“吐鹰拳”套路,棍法称“连环带三门”,原是二套,因其套路太长,后改拼为一套,还有“猴棍”(失传)、“蜡拔棍”(属太极之一)等;其特点:步法以脚指擒地,马步稳固,转身敏捷,技击力强,变化迅速等。 近日,笔者作了研究和考证,原来台清、关后和上埔黎氏先祖所传承的“硬马吞吐”和“软马吞吐”,简称“吞吐拳”,竟是南少林拳法之一。该拳种早在清代初期从福建传入广东客家地区,之后,便传入崇文重武的海丰黎氏,成为“黎氏少林拳”的名牌,已有300多年历史了,堪称我县乃至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值得发扬光大和世代传承。

回溯历史长河,成为海丰名门望族之一的黎氏,不仅以尚武精神驰名于世,而在明清两代中也产生了具有影响的儒士和慈善者等人物,有些先祖的事迹名载入地方史乘: 明代时期,黎姓虽然未在科举上出现显耀人物,但在明末清初出了一位著名的地方史学家,他叫黎献,是明崇祯年间秀才,有儒雅高风,博学多闻;清康熙三年(1664)甲辰夏,江南阮士鹏出任海丰知县,倡起编纂《海丰县志》时,在尊经阁设席延请明末举人黄德燝、庠生黎献、林京元、彭上捷、李亘培、林悖、蔡华衮参与工作。黎献等将家藏的地方史乘和亲见亲闻,汇编成廿一卷的《海丰县志》。 


清顺治初年,海丰黎氏先祖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黎希进,他的性格孝友,处事严谨,为人正派,和蔼可亲,无骄傲的言行。他与黎云岗等积极倡建少祖祠“经术堂”,团结族人和邻居。由于他的道德赢得政府官员的赏识,老百姓的尊崇,于顺治十年(1653年)春,朝廷为加强群众基础,颁下文件通知各县,以皇恩浩荡的名誉举行“乡饮”的联欢会,设宴摆酒慰问有德望的群众代表,黎希进应邀参加了这场隆重的宴会,同时,又得到朝廷命官题赠的“树德传芳”匾额。顺治十年(1653年)秋,海丰大饥荒,黎希进作为有名望和受过皇恩的名士,义不容辞,慷慨捐献粮食协助政府赈济灾民,知县范大鼎送上匾额题书“尚义可敬”四字嘉奖黎希进。


在清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科举功名之中,黎氏家族制定了扶助学生进考的公益基金,鼓励黎氏子弟奋志读书。在文科试场上,黎氏先祖也出了几位贡生,其中有:乾隆年间,廪贡生黎心逸、黎光辉。光绪初年,增贡生黎殿魁等杰出人物。

振起家声扬武德 尚崇科学有人才
从历史角度看,海丰黎氏家族有着源远流长、崇文重武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也许是将军山龙脉灵气所钟吧!台清前厅村、下围村、关后村、下铺村、上埔村等创办有麒麟、虎狮班和武术馆;其中的馆名叫:顺兴武馆、华兴武馆、东兴武馆、群星醒狮武术团等;在现代也产生了多名誉享现代武术界的能人名师,诸如黎潭柳、黎顾、黎锦田等。 

黎锦田,号德道云飞,1928年7月出生于香港,祖籍海丰县陶河横山村,年少时在香港便&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