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氏汶塘黎氏​

2018-02-05 04:04:01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恒曦       打印  转发  字号:T

汶塘黎氏世次名号

圭钰涵杓灼 堂镛法相煌 垣钧洵懋烈 增锡泳荣光

宗旨

弘扬祖德 敦睦宗亲 启迪後人 爱国爱族 与时俱进 振兴中华

家规十则

敦孝友 正名分 睦宗族 勤职业 端习尚 崇俭约 戒争讼 慎葬埋 戒溺女 守法纪

廉江黎氏名人

编辑

廉江历史名人——黎正

黎正,讳桢,字端伯,号建峰,石城(廉江)县治人,生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一六七七年)戊午年正月二十四日。为清康熙庚子科(公元一七一0年)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经魁),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甲辰科会试中式第113名,殿试第三甲86名进士,后掣签福建龙溪县知县,特简授民部主政,职司山东粮课,兼统天下酒务,晋升户部员外郎,于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春,辞官还乡,诰授奉直大夫。于清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癸亥三月二十三日谢世,享寿66岁。
黎正勤奋好学,青少年时手不释卷,才识精敏,仕途直上。他辞官还乡后,居于自建书斋“宛在轩”中。“宛在轩”:轩,是长廊、小室之意;宛,仿佛之意。有“宛在水中央”之句。因此,“宛在轩”就是“水中小室”的意思。黎正就在这简陋的书斋中,课训儿孙,助教后学。他的儿子黎道炳,拔贡生、广州府龙门县儒学教谕,就是在他的教育下成才的。在这里,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写出了《光霁堂诗文集》等著作。
黎正生活俭朴。他身为朝廷大员,却过着俭朴的生活。朝廷不少缙绅外巡或还乡,赫然自大,乘车骑,拥仆从,夸耀乡间;而黎正则截然不同,他会见州府官员,或亲故往来,偕行缓步,未谋面者,不知他就是尚书郎。辞官还乡后,常农耕劳作,衣食简朴,一如平民。
黎正为官清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表现出才识精敏,洁己裕民。他不事权贵,杜绝干谒,耻与弄权者为伍,故遭权贵排斥, 遂称病辞官还乡。他从官而返,虽两袖清风,却怡然自得。正如他在自作的七绝《宛在轩》中写道:“坐对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谁知?飘然一我全无物,八极神游自在时。”诗中表现了他高风亮节 的情操。由于他为官清廉,宰相王安国三次过访,附近州府官员中有识之±也纷纷到来拜访。帝感其学高品洁,遂封赠奉直大夫。
黎正关心百姓,乐善作福。他掣签得福建龙溪知县时,即具疏陈广东肇庆府瓮垌地方,界连九县,荒辟险阻,请另增兵一营,驻扎瓮洞山内,以资防守。世宗准其奏,命兵部执行。瓮垌地方始得安宁,居民赖以安居乐业。他辞官还乡后,在石城城西二里河村仔处,捐资创建建峰桥,方便行人来往。他与合族承垦安铺紧水仔村四周河包等处海圹.捐为全族义田,收益作为公益事业的基金,解决族人读书、婚嫁等困难。
黎正学识渊博,施政有方,为宰相王安国所赏识与怀念。他辞官还乡未几,王安国三次过访了他。首次于清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春,王安国奉命视学广东,前往高凉,路过石邑时访;第二次于同年夏,王安国离高凉,往雷琼,经石邑时过访:第三次同年秋,王安国办完公务,从雷琼归来,取道石城,与黎正相聚。当王安国回京道出石门山时,还写了《石门山别友》诗一首,作为给黎正的赠别。王安国回京后,到黎母寿诞时,奉上寿章,借此劝他“移孝作忠,膺一品以荣亲,孝莫大焉”。他过世时,当朝宰相王安国亲笔撰写《户部黎公墓志》,志中有挽联一对,曰:“当户锄兰悲彼美,满梁落月照遗颜”。以此表达他对黎正敬慕之情和深切的哀思。


  (二OO六年《湛江文史》第二十五辑)

廉江文人黎民铎

黎民铎,字觉于,是明朝末年廉江有名的文人之一。其少有大志,潜心力学,年三十二岁时,便中式崇祯癸酉科举人,甲戌副榜。时当明末朝政腐败,官场黑暗,他虽然中举上副,却不愿混浊官场,断绝与官僚显达交往, 不追求富贵荣华,而离城还乡,居于廉江汶塘村,粗茶淡饭,设社论文,建塾授徒,著书立说, 咏诗怍词。黎民铎一生著作甚丰,不少已遗失,传世者有《易经信》、 《怀古篇》、《尚论录》、《汶塘集》等,其中《汶塘集》是生活于汶塘村时所怍。其作品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为后人所传诵,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黎民铎现存的著作多为诗词,大多写景咏物,寄情言志,抒发自己酷爱山水、热爱大自然,而淡泊富贵、憎恶官场腐败的思想感情。譬如《汶塘集》中的《汶塘村居》,便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
  山中乐处不须寻,满眼风光任醉吟; 一泓汶水涵秋月, 静照古人一片心。 
  静里方知尧舜深,徒嗟半世落浮沉;庭前黄叶秋空下.得失从前付醉吟!

黎民泽还有不少诗词,反映了他忧国忧民、崇敬爱国志士的心胸。他客居开封府时,在一个风雨晦暝的秋夜,诵读岳武穆的《满江红》,读罢,即联想到国家的安危,以及戍守边疆、抗击外侮的勇士,于是不禁心潮涌动,思绪万干,随即挥笔写下七绝《塞上曲》,寄托自己的情怀:
秋声先至白狼山,铁骨征人战峭寒;不读乃文生怯梦,恁教侠气冠三韩。
黎民铎作词写诗是出于有感而发,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他在《汶塘集》的《自撰诗余小引》中言及他写诗是“随物曲折而吐其绪”。现存于《汶塘集》中的36首诗和13首词,便是他居于汶塘村时,或是信步于月下、林间、泉边、溪旁,欣赏风物美景,领略自然风光,触景生情,有感而作;或是静思、联想,不禁伤感而作。譬如,他的一首词《点绛唇·冬夜》: “乍见天根,迷濛月色衔光溜。愿人消受,霜净鸟啼后。络角生芒,树树战风走。央杯酒,岁寒相守,冰骨梅心瘦!”描绘了冬夜苍凉之景,抒发了他寒夜独酌的悲凉心情。读来,委实令人无限凄怆。
黎民铎写诗填词,极其注意汲取历代诗词百家之长。曾有名家称他的诗词能与“渊明田居诸咏”、 “子美(杜甫)秋兴诸章”相比似。确实如此,黎民铎写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一样,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和心境,热情赞美平凡的劳动生活,以及对官场的厌恶;黎民铎描写秋景的诗词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那样,描写了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金界三干横乃,月下梧桐风冷,楼上望银潢,寒滴疏斜星影。人静,人静,一点流光相镜”(《秋景》)。在黎民铎的笔下,那秋夜是何等的清凄!读黎民泽的诗词,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情感不禁涌动于胸。他的诗词之所以能代代广传,原因也许就在于此吧。 
  
                                                                                                                                《湛江日报》2004年10月31日载 

恩赐进士黎道新

黎道新,字重华,号绍堂,石城(廉江)石岭白藤山村人。
黎道新生于清康熙癸巳年(公元一七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终于清嘉庆辛酉年(公元一八O一年)三月一日,享寿八十九岁。
黎道新一生爱好学习,刻苦用功,志向坚定,从不放松。在学习上,他聪明睿智,受到他叔父黎材的珍爱器重;他文笔流畅,得到他伯父黎桢的指导培养。在家庭中,他庭训严明,对五个儿子要求严格,使他们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继承书香门第。黎道新以优贡出任广州府新安县儒学训导。他任官后,虽公务繁冗,仍学习不倦。他八十六岁,嘉庆戊午科恩赐副榜;八十八岁,庚申科恩赐正榜举人;八十九岁,辛酉科恩赐进士。恩赐进士不久,黎道新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习精神,受到人们的赞场,说他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黎道新的家乡白藤山,有一座香火堂。堂的正中挂着一幅“恩赐进士”牌匾。世代传说,黎道新为官一生,造福一方,清正廉洁,功德无量,名声显赫。他告老还乡后,继续刻苦攻读,得到嘉庆皇帝三次接见,蒙恩赐“恩赐进士”牌匾。
黎道新为地方做了许多好事,为白藤山村扩展村场住宅,给后人留下居住之处;筹建汶塘黎氏大宗祠,使汶塘黎氏有一纪念祖先,敦睦宗亲,启迪后人之所。他还为建设祖祠写了序文。
黎道新著有诗文,多已失传,留世的有黎氏大宗祠建祠序文等。


廉江黎氏遗址

编辑

廉江古代文化之乡——汶塘

石邑(廉江)石岭圩西南四里处,有块小盆地。盆地东边,有口水清如镜的泉水池,名叫汶塘。

汶塘四周,绿草茵茵,青山环抱,景色秀丽。正是这景色秀丽的汶塘,孕育出古老的文化和名闻遐迩的人才。

明末崇祯年间,石城县治举人黎民铎(字觉于)中举上副后,不求贤达,矢志烟霞,远离县治,在汶塘东南山隈,建立取名“汶塘”的村居。

黎民铎到汶塘定居后,一面带领家人垦荒造田,一面将自己的积蓄,购置田地。他把每年收入的钱粮,救济贫民,建立义塾,设立学社,还捐给关圣帝庙作经费。他乐善作福,济公厚贫,受到社会上的好评。岭西道周轼赠其匾曰:道风励世。石城县李琰题共匾曰:第应千佛。

黎民铎在汶塘村设立学社,经常会同各地文人谈经论典,作诗写文。石邑明进士龙维,远至福建龙溪举人陈爌子明氏,都是他的座上客。有一则神奇故事《腾云席》,就是说黎民铎与友人论学至晚,忽生奇想,同乘坐腾云席飞往省城广州看大戏(粤剧),吃夜宵,漏夜而归。这则故事,在他的作品《易经信》中记载,一直在民间流传。黎民铎自已常在傍晚或月夜,信步于林间、池边、溪傍,欣赏自然美景,遇景赋物,写作诗文,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他著作诗文很多,传世者有《易经信》、《怀古篇》、《道尚录》和《汶塘集》。其中《汶塘集》的“汶塘诗草”和“汶塘填词”,流传很广,影响深远,为后人传诵。因此,当时的汶塘被称为文化之乡,成了文人向往的地方。

黎民铎在村中建立一间义塾,免费招收附近的农家子弟入学,培养他们成才。义塾一直兴旺不衰,传至其孙儿克澄执教,学生来源更广,入学人数更多,学子额庆得师,邑中文风为之一振。三代人耕耘的义塾,培养出的学子,可谓科甲联芳,人才辈出,仅其儿孙四代,就有进士一人、举人一人,贡生三人,廪生、庠生多人。其中,清进士黎正,官至户部员外郎。他为官表现才识精敏,洁已裕民、遇事刚正不阿,为宰相王安国所赏识,曾三次登门造访。他辞官返乡后,作为读书养性之所“宛在轩”,后成了清廉象征、文化古迹。清贡生黎 ,资质虽逊于诸兄弟,却能以勤补拙,苦学勉行,功名却出诸昆季之右。他读书瞌睡时,用两肘研磨桌子,以肉体的痛楚提神。其桌子两肘积洼 ,俨然入木三分,堪与“悬梁”、“刺股”媲美。清举人黎道新,原以优贡出任广州府新安县儒学训导。他任官后,继续勤奋学习,志老不衰。他八十六岁,恩赐副榜,八十八岁恩赐正榜举人,八十九岁恩赐进士,不久谢世,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汶塘因此成了孕育人才的摇篮。

汶塘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成了石邑文化之乡。

为了传扬汶塘光辉的历史文化,黎氏后裔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在汶塘之滨,建立汶塘黎氏大宗祠,将其先祖的功名牌匾、诗文著作,文房四宝及优秀事迹展示于祠内。黎民铎的故居,设立的学社和建办的义塾遗址,也保留下来。但历经二百多年的沧桑,上述的历史文物、古迹,能幸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虽则如此,汶塘的历史文化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廉江古代亭塔—宛在轩

廉城老城区东南隅,有口水池名叫黎屋塘,塘之北首正中,有座水榭名叫“宛在轩”。“宛在轩”是一座三间,三面栏河走廊,门口阁亭的砖木结构瓦房。房前是与房齐宽的门地,中有石阶直下池底,两边是栽种花木的园地。房的正室是客厅,左是书房,右是卧室。大门额书“活泼泼地”四字,阁亭直挂“宛在轩”牌匾。这里庭列图书,园栽花木,绿水缭绕,环境清幽,确是读书养性之所。居此之人,冬春枯水,可以步行进出;夏秋水满,要靠竹排摆渡。 何谓“宛在轩”?轩,是长廓或小室。宛,仿佛、逼真地。《诗经·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宛在轩”就是“水中小室”之谓也。轩主人在他的七绝《宛在轩》中写道:“轩外环池池外城,红尘隔断水盈盈。有时夜静同鱼乐,一叶浮空趁月明。”这就是“宛在轩”环境的写真。

“宛在轩”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说轩主人欲在黎屋塘中建一水榭,作为读书养性之所。建水榭要在冬季排水期进行。正当轩主人备足材料,准备动工时,天气骤变,有暴雨将临之势,大家忧心忡忡。上帝有感轩主人的为人,速派天庭建筑师助他一夜之间建成。当暴雨来临时,“宛在轩”已屹立在水中央。这段佳话一直在民间流传。

“宛在轩”的主人是谁?清朝雍正甲辰科进士、户部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黎正是也。黎正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少青时期,敬亲孝友,沉潜好学,虽恬静醇谨,却以气节自负。他在朝廷任要职期间,表现才识精敏、洁已裕民,遇事刚正不阿。由于他为官清廉,不事权贵,故遭权贵排斥,遂称病辞官还乡。他为人重气节,淡名利,耻与权贵为伍,辞官还乡后,虽两袖清风,不怨不悔,怡然自得。他在七绝《宛在轩》中写道:“坐对青山面碧池,此中真趣有谁知?飘然—我全无物,八极神游自在时。”这就是黎正高风亮节的写照。

黎正在“宛在轩”中,他日手一卷,至老不倦,写出了《光霁堂诗文集》等著作;他课训儿孙,助教后学·培育出拔贡生,儒学教谕;赐举人,儒学训导等人;他会见各地州府官员中有识之士,迎接当朝宰相王安国三次过访和接受其祝寿寿章。故当时的“宛在轩”,名动四周,誉满遐迩,成了文化胜地,清廉象征,人人向往之所。

精湛石文化——白石群像

一提起到黎屋塘(池塘,位于今文化宫内)跳白石的事,老廉城都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白石有什么给他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黎屋塘的白石,是一般的石灰石。石在塘中连成一片,面积约三亩多。整片石顶面一线平坦,分成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按其状貌,古人给其定名,什么张飞刘备、关刀军旗;狗镬狗灶,砧板薄刀;鱼虾蟹蛙,龙头龙尾;死仔脚,贼佬船,等等。此外还有刚劲有力的“一”字石和最吸引小孩的“摇动石”。这些石像十分逼真。究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造化,抑或是某一石匠高人,不惜花费时日和精力,刻意为后人留下一份至足珍贵的石雕呢?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正是这些神奇的石像,吸引着廉城的大人小孩到此游玩观赏。

更令人神往的,就是整片石像高低同一水平,互相间有沟相隔,当排水至石像仅露出水面时,高处鸟瞰,宛如一幅镶嵌在蓝绒布上的白玉群像,其中鱼虾蟹蛙,像在水面浮游,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石像星罗棋布,间隔水面有宽有窄,靠跳动可以互相往来。在此玩追逐游戏,可攻可守,各施计谋,可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同时,还可锻炼弹跳力和胆量,故对小孩很有吸引力。

白石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原因。这样的白石群像,据游历广的老廉城说:“我走过祖国很多地方,还未发现有第二群。这真是祖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老抢救“宛在轩”文化遗址

本报讯 今年4月,本报刊发遂溪卜巢村发现据说是清道光的牌匾,及最近随着渝湛高速公路廉江段不断发掘出明代古文物和明古长城址后,廉江二中退休教师黎法华、黎剑镛和廉江市供电局等单位退休干部黎法玲、黎法义、黎法龙等五人越发急得坐不住,想方设法抢救正在湮灭着的廉城黎屋塘地下宝藏——“宛在轩”文化遗址。近日,五老向本报热线报料求助,以引起重视。

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宛在轩,是廉江的文脉。”黎法玲老人激动地说。黎老说,年轻人越来越少人知道,在廉城黎屋塘“地上”(黎桢公文史)和地下(“宛在轩”地下文化遗址)都埋有宝藏,若不抢救,廉江的文脉就断了。

黎法玲老人有自己的曲艺班,发烧友平时聚集吹拉弹唱。因祖先的缘故,5老一直都在收集整理有关“宛在轩”主人公,清雍正进士——黎桢的有关文化史料。

黎桢公——学高官清,著有诗集

黎桢原名黎正,因讳雍正而改桢,字伯端,号建峰。清康熙庚子科经魁,雍正甲辰科进士,官至户部山西司员外郎,终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享年66岁。黎桢是廉江古代三大文人之一。为人学高官清,刚正不阿,遭忌而以称病辞官返乡,闲居“宛在轩”,潜心读书,日手一卷,至老不倦。著有《光霁堂诗文集》等,藏于家中,后多亡佚。留世者有《宛在轩》诗二首。黎桢公死时,当朝宰相、年友王安国得讣报后,亲笔撰写《户部黎公墓志》以寄托哀思。

被堙没的地下宝藏——“宛在轩”

央视《鉴宝》节目前不久的一期,专家曾对持宝人在泰山发现的“模象”“泰山日出江山万里春”的9块天然粗石头,估价56万元。之所以“点石成金”,乃因天然所成。而黎桢公当年闲居的“宛在轩”,前面的水池下面就有价值连城的天然石像。

“宛在轩”原就建在现廉城黎屋塘(今廉城文化宫内)处。黎屋塘原是一个占地约20亩的大水塘,形似“凸”字,突出的顶部就建有一座水榭,额书“宛在轩”三字。据考,“宛在轩”建于清雍正十二至十三年(公元1734至1735年)。“宛在轩”四面环水,东北西三面是栏河走廊,门前是平台、石阶,正中是客厅,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卧室。居此之人,秋冬枯水期可步行进出;春夏雨季则乘竹筏出入。

   “宛在轩”西南池底,有一片石灰石,约3亩大,石面平坦,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像鱼、虾、蟹、蛙等水上动物;有像锅、灶、砧板、菜刀等厨具;有像关刀、鼓、军旗等兵器;还有刚劲有力的“一”字石和最为吸引小孩玩耍的摇动石。这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之造化。但这些胜景平时真容难觅,浸于水下,只有在秋冬枯水期或排水捉鱼时,才得见其真面目。当石像露出水面时,高处鸟瞰,宛如一幅镶嵌在蓝绒上的白玉雕像。其中,鱼、虾、蟹、蛙等,像在水面浮游,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5个老人回忆起童年的所见所感:排水期间,每当傍晚,城内许多大人、小孩都到此游乐。大人欣赏石像,说古道今;小孩追逐戏水,乐而忘返。可惜,后因建筑而将其埋填。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